第170章 削封减俸渡难关(2 / 2)

贞观俗人 木子蓝色 1679 字 2022-09-29

魏征一听,立马双手赞成,说封侯们享受的封户租赋过高,实是抢占了朝廷的税赋,使的朝廷无财政可支,民脂民膏最后大多流入了贵族之手,无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他甚至再次旧事重提,说皇帝先前违例赐封长乐公主三千户,后又增赐两千户,实在是开了极坏的头。

“既然要调整,臣请先从长乐公主削封开始!”

魏征这话一出,惹的李世民很是不满,他是想削那些旁枝宗室的封,可魏征却先冲着他嫡长女来了。

但削封的话头已经提起,总不能说自己女儿不能削,就只削宗室吧。

“玄成你以为要如何削,削多少?”

魏征举着笏板很严肃的道,“臣以为先要制订规矩制度,然后依制而行,这才不会乱,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

李世民也来了气,“那好,今日朕就与诸卿好好议一议大唐的爵位制度,诸卿各抒已见。”

大唐虽说立国九年,皇帝换了两个了,可之前都是草创阶段,许多制度都还没有定式,比较混乱,就连官爵勋阶制度,也是这两年才勉强统一标准,但依然还有许多细节未清之处。

比如室姓怎么封爵,异姓功臣怎么封爵,子孙又如何承袭爵位,实封标准该是多少,封租又该怎么定怎么收等等。

历朝有历朝的制度,眼下大唐的封爵制度,核心已经规定下来了的,那就是爵而不土,就是只封爵不裂土,不建国,封侯们虽然封州封户,但比起汉代、晋代时爵位的裂土分封,封建国家,甚至拥有军事、民政、经济等种种大权比起来,已经差远了。

是虚爵实名,不过还是能享受不少的经济权力的。

只是还没有一个严谨的体系标准。

比如公主有的实封三百户,有的六百户,有的五千户,都是皇帝随心所欲。

宗室情况也差不多,好多刚出生的一样封王,父亲是郡王,儿子也是郡王,就比如李神通,他是郡王,他弟弟是郡王,李神通十个儿子了也都是郡王,神符的一堆儿子也是郡王。

“魏征,你先来。”

魏征牢记长乐公主实封过高这事,紧咬着不放。

“陛下,臣以为,皇姑封大长公主,皇姊妹封长公主,皇女封公主,皆视正一品;皇太子之女封郡主,视从一品;王之女封县主,视正二品。

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等,食邑、实封当各有差减,例皇帝女封公主,食邑三千户,实封三百户。皇帝姑母封大长公主,姐妹加长公主,食邑五千户,实封六百户。而太子女封郡主,食邑千户,实封百户。亲王女封县主,食邑五百户,实封五十户。”

“并公主、郡主、县主,赐封号始给虚封食邑,出嫁始给实封真户,身死封除,实封收回。”

“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每户实封以三丁为限,租调食半,庸入官。”

魏征一口气就给李世民把这些皇家金枝玉叶们的封号实邑等全定了,比起之前削减了不少益处,比如实封只食邑的十之一。另外原本公主们实封是租调庸全入,但现在只给一半的租调收入,抵役的庸则改为全归朝廷。

更别说,大长公主、长公主最高六百,公主最高三百,郡主才一百,县主更只有五十户的真封,以三丁为上限,长乐公主则最多只能保留三百户真封,最多九百封丁的一半租、调收入。

刀砍的有点狠。

李世民脸抽了抽,很是不满。

“功臣实封可世袭子弟,公主们的食封就不能传给子孙吗?”

魏征摇头。

“公主们终究是嫁入外姓,子孙也是外姓。”

这个理由,让李世民无法反驳。

“食半,是否过少?”

本来封户就大削,还食半?

“陛下,臣以为食半已经是对公主们的恩赏了,至于庸,本来是代役折绢,这个不能给公主们。”

争来争去,结果李世民发现在这个问题上,其它宰相参政们似乎并不愿意跟他一起战斗。

“好,那就按这新制削减诸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们食邑实封。”

魏征马上打蛇随棍上,“请陛下立即下诏,削减长乐公主四千七百户实封,另长乐公主还未大婚,故只得虚封,其实封三百户也要收回,待大婚后赐给。”

“非要如此?”李世民瞪着魏征。

可魏征根本不惧皇帝的瞪眼,“既然陛下要做,那就做好,不要虫头蛇尾的。”

李世民目光望向长孙无忌,希望他能够支援下火力,“辅机。”

“陛下,臣以为魏太监说的有理。”

看到长孙无忌不肯接话帮忙,李世民也无法,最后咬了咬牙,只好点头,“好,朕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