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元,都十六年了,难道我对当年的事,就没有反思过吗”英和却摇了摇头,也向阮元叹道:“现在回头看过去,当年那些陋规,虽然不能尽除,却也不至于伤及肌理。如今大半陋规,都是我退出枢廷之后出现的,我也知道其中缘故,所以我也清楚,就算当年清查陋规的事能坚持下去,又会变得如何呢癸未大水,江南十年灾患不断,官吏开支用度不足,自然又要收取陋规,如今的大半陋规,不就是这样生出来的吗就算我当年把清查之事办成了,化陋规为正项,面对这十几年的水旱之灾,开支一样不够啊到那个时候,难道还要第三次、第四次耗羡归公不成或许,一切也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所谓官赋三升,民实一斗,可朝廷岁入不仅没有增加,这些年蠲免赋税,免征积欠,还少收了不少,朝廷难过,百姓也难过,难道真的是我才疏学浅,竟寻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吗”
“煦斋,我也曾经想到过,若是我还能年轻一次,再做一次各省督抚,我也自当详查账目,一一清点省内各项开支,到时候,应该还是有办法的。只可惜如今确实是老了,直省府县这些繁杂细密之事,几年前就办不动了。或许……也只有把这些未竟之憾,交给下一代去解决了。”阮元也向英和劝慰道,只是二人说到下一代,却也不觉之间多了几分叹息。
能解决此时清王朝危机的“下一代”,究竟在哪里呢
“伯元,你那日御门听政之时所奏之言,我也有耳闻。”英和对于阮元上言一事,以及此后言官御史对阮元多有误解的现状,看来也有一定了解:“我知道你的心意,如今禁烟之法,要是有用,那鸦片早就在海内被根绝了,还要你出谋划策做什么不过你或许不知,我与其他旗人不同,我也……也算是半个广州人了。所以广州的事不好办,这一点我还是知道的。”
“是吗这个我先前倒是没听你说过。”阮元也不觉笑道。
“没错啊,我出生的时候,我阿玛是广东巡抚,我小的时候,在广州去过不少地方呢。”英和也向阮元回忆道:“我家先祖康熙之时便能诗文,圣祖皇帝特赐了汉姓石氏给我先祖,所以小的时候,我都自称石桐来着。那个时候就总听阿玛说,广州的政事不好办,当时的两广总督,不就是李侍尧嘛,那个人从来精明强干,为人也强势得很,阿玛和他说话,他就总是自以为是。但即便如此,李侍尧在广州也不是说一不二之人,广州旗营那边,那几年的广州将军是明亮老将军,大北门直街以西的事,李侍尧又不能过问。此外还有粤海关,虽然监督品级不如总督,可监督是皇上直接任命,办的事和总督也各不相同,但这样一来,难免有些麻烦事,是督抚和粤海关需要一同去办的,那个时候,是最容易相互掣肘的啊伯元,你做两广总督的时候,都没发现这些吗哈哈,我想起来了,那个时候听说啊,无论旗营的孟住将军,还是粤海关的达三,跟你都是好朋友呢。”
“是这样啊……”阮元听着英和之言,却隐约间有了一个可以尝试的查办鸦片之法。原来,正是因为自己办事稳妥,和孟住、达三都有着不少联系,垂暮之际,竟渐渐忘记了寻常总督赴任两广会有多少难处。或许自己这一生,不觉之间,已经做到了太多常人难以办成之事。
阮元与英和自也不知,在不远处的湖湘会馆,此时竟还有另一场对于陋规的讨论。
“润芝兄,你是说……第二次耗羡归公”曾子城和左宗棠听着胡林翼讲论政事,不觉向他问道。
“是啊,这也不是我想出来的办法,其实类似的上奏,我最近发现了不少呢。什么加耗一斗啦,清赍银改制啦,八折收漕啦,说白了,和耗羡归公是一个道理。”胡林翼已经进入翰林院学习,却比尚是举人的曾左二人多看到了不少朝廷奏议:“究其根本,还是世宗朝耗羡归公以后,地方官府开支,百年间与日俱增,官吏入不敷出,便开始加征陋规……说白了,雍正朝的火耗和漕羡,不也是陋规嘛这些奏议的基本内容,就只有一句话,把一部分陋规用章程定下来,变成正项,此后便不许下吏再收陋规,吏员多一笔津贴,就没有借口再收陋规了,再收,百姓可以随时检举他们,官府严惩他们,也不必再同情。其实这样下来,所谓陋规,可以少收不少呢。耗羡归公数十年,而无加耗之项,就是这个道理啊”
“润芝,这办法能成吗”左宗棠却多有疑虑,向胡林翼问道:“若是世宗皇帝之法果然有用,那为什么百年以来,还是会出现这么多陋规,而且愈演愈烈,屡禁不止呢就算如你所言,真的完成了第二次耗羡归公,那你能保证以后再也没有陋规了吗还是说,以后还要再搞第三、第四次呢长此以往,百姓困顿,不还是一样的吗”
“季高,如今朝廷就是这样想的,对陋规只有严禁,却不用归公之法,可如今百姓的负担,难道还少吗”胡林翼也向二人叹道:“吏员也要有了薪俸,才能去办事不是这官、吏、民三者啊,总是要寻一个共存之法,如今吏员常度不足,就只能去搞这些加耗,今日严禁,明日严禁,光靠严禁有用吗倒不如换个法子,再来一次耗羡归公呢。我知道,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可反过来说,这……只怕也是最不坏的法子了吧”
“这样说来,润芝兄还要努力啊。”曾子城也向胡林翼笑道:“我看润芝兄面相,少说是个封疆大吏的材料。圣人不是也说吗,有治人无治法,若是润芝兄有这个机会,或许能把陋规的问题解决掉呢。”
“哈哈,你们两个也要好好准备后年的考试,咱们都做上官,以后的事才好办啊。”胡林翼一边笑道,一边却也看向了湖湘会馆门外那条小路。那一日,正是彭蕴章在路上出言嘲讽曾子城,才引发了此后一场不小的汉宋之辨,江湖之争。看着彭蕴章曾经走过的地方,胡林翼却也忽然向曾左二人补充了一句:
“总有一天,他们江苏人今日的位置,要留给咱们坐。”
胡林翼这时自也不能预知,所谓“第二次耗羡归公”和自己会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