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登门(1 / 2)

将血 河边草 2006 字 2022-09-29

毫无疑问,种氏如今是京中最显赫的将门。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即便晋国公府与之相比,也要逊色三分,因为这是个庞大的家族,枝叶繁茂,根基深厚,在李氏韬光隐晦,郑氏分崩离析,折氏被拔光了一多半的牙齿的今天,没有了多少掣肘的种氏可谓是一枝独秀。

而种从端前两年中了风,开口说话都困难了,种氏主事之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换做了种燧。

这一点尤为关键……

种燧这人,心性坚毅,野心勃勃,并不算是一个好的继承人。

&nbsp+♂,ww≯w.wa≮ns↘←m;这么说可能有点矛盾,但和种氏联络有亲,又身在枢密院的赵石看的很清楚,这样的不知收敛,早晚有一天,会耗光皇帝陛下的耐心……

因为从景兴年间开始,大秦两代君王都在有意无意的消除这些门阀世家的影响力。

也许,将来长安城中会出现很多世家豪门,声势也许并不弱于当年的长安五姓,但现在嘛,却还不是繁花似锦的太平盛世。

当政的,是心计深沉,目光远大的成武皇帝。

其实,在几年前种燧争夺枢密使之职失利之时,这种考量就有所体现,只是那会儿,皇帝陛下的心思,还在其他两家身上罢了。

所以,赵石想让种燧出京领兵,也算是一番好意,成武鼎革到了今天,政治立场什么的,有的时候已经无足轻重,皇帝陛下即便对种氏并无厌恶之意,有那么一天。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对种氏下手。

如果种燧还在朝中。首当其冲者。必定是种燧无疑。

这样的一天其实已经不远了,张承这个枢密使做的很称职,虽然一直在努力摆脱着赵石的影响,一些事情上做的并不很得赵石心意,但无论眼光还是手腕上,都要比种燧稍胜一筹……

不过张承任职枢密使的时日已经所剩不多,到时张承卸任的时候,种燧几乎是天然的接任人选。

那个时候。皇帝陛下会很为难,赵石也将面临取舍,说不定,刀光剑影,便因此而起,与其那个时候纠结,不如趁早谋之。

不过,谋人容易,谋己却难。

种燧受家世所累,这辈子恐怕也难以再进一步了。而他赵石,却也为声名所困。其中之为难,外人如何知晓。

都说他晋国公党羽遍布朝堂内外,但这两年你瞧瞧,他不理政事,放手权柄,从皇帝陛下数起,再延及亲近友好,有哪个真心实意来到他面前,相劝几句?

多数都是不闻不问罢了,为的什么?还不是都想着,大将军赵石这个时候退上一步两步,也许对朝廷,社稷,乃至于各人更加有利?

这种事儿,讳莫如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已。

当然,老大别说老二,赵石看的很清楚,却也自忖比旁人心善不到哪儿去。

像种燧这件事上,他也不是完全都存着善意。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如果种燧这次出京领兵,必然是一路偏师,面对的又是名将岳东雷,束手束脚,可想而知,再加上水土不服,除了精兵可以依仗之外,怕也就没什么了。

这么说来,地利人和皆不在手,战事艰难之处可想而知。

种燧用兵偏稳,这是赵石最放心之处,不过吃点苦头怕是在所难免,一旦有所失利,锋芒必为江善所掩。

到时候,论功行赏,种燧也就别想着争夺枢密使之位了,却还能让大胜的秦军上下,认识到前途任重而道远,不起骄敌之心,一举两得,甚为合适。

未战,战事走向多数已是了然于胸,这样的本事,得益于多年征战的经验,也有对历史一知半解的因素在里面。

所以才能从容布置,尽显大秦权臣之本色。

月色之下,李金花看着心事重重的丈夫,心疼之余,却也不再多问,相比于这些朝堂中事,自家女儿那点子事故,真真可谓是无足轻重了。

李金花回去后宅,赵石却没闲着,又将府中幕僚们都叫到面前,分派一下任务。

让陆敖盯着户部动静,孙文通跟兵部打交道,南十八坐镇府中,另外几个人传递往来文书,可以想见,未来几个月,晋国公府其实和京中很多衙门也差不了多少了。

第二天,赵石一大早便从晋国公府起行,去参加朝会。

早朝上,多数人都是心不在焉,连皇帝陛下,也不例外。

所以这一天的早朝很短,早朝之后,几位三品重臣,直接被宣召入宫……

直到日暮时分,众人才纷纷出宫,也象征着大秦的战争机器终于启动开来。

几位重臣不约而同,在宫门前停了下来,等人到齐了,略微商议一下,这才纷纷告辞离去。

选将调兵,各人皆有己见,需要中书和枢密院相互沟通,各人回去,也要写一份奏疏出来,这一晚上,谁也别想消停。

赵石回到府中,刚饮上一杯热茶,脚跟脚的,便有人来访。

赵石知道,麻烦事肯定不少,但没想到这会儿便有来人,太心急了些。

让他更没想到的是,来的人是御史中丞张世杰。

张世杰也已有了老态,只不过,在他身上,已经无法找到当年那个落拓长安,不敢回乡的士子的影子了。

只要靠近他,你就会觉出几分冷意,目光锋利的好像刀子一般乱飘。

没办法,从大理寺,到都察院,再到御史中丞,他的宦途轨迹,决定了他的处事方式,当初的温文君子,已是一去不复返了。

他的形象,其实跟传说中唐时来俊臣,狄仁杰有些相仿。皆为皇帝爪牙。为诸臣所忌惮……

监察百官。大权在握,与中书,枢密分庭抗礼,实际上,已然来到位极人臣,百官侧目的位置上了。

而御史台也正因为有了他,才能另起炉灶,从受中书辖制的境地中脱颖而出。愈显权责……

作为御史中丞,张世杰也一直在谋求一种超然独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