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狮峰分行(1 / 2)

第208章 狮峰分行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欧阳爱卿。免礼平身。”

“谢皇上。”

“建青。坐下说话。”

“是。皇上。”欧阳建青见我直呼其名。心里颇为感动道。

欧阳建青见过我。也见过我易容后的模样。但并不知道皇帝和呼延公子是同一个人。我不得不佩服姚朝辉的易容术。果真神奇。

“建青。在水师营中习惯了吗。”

“皇上。臣早已习惯。跟随在李大人身边。学到很多东西呢。”

“恩。李爱卿深谙水战。你要好好学习。建青。这次朕叫你來。是有两件事情。

“请皇上吩咐。刀山火海。建青也毫不犹豫。”

我莞尔道:“哈哈。建青。沒有这般严重吧。”

欧阳建青也笑了起來。不好意思道:“皇上。请吩咐。”

我拿出一本小册子道:“建青。你看看。这是朕手写的一份有关我朝士卒训练内容的草拟方案。是针对我朝将士日常训练的。朕打算在各战区开始实行。”

这份训练方案是我根据后世解放军的训练项目结合现有的训练方式总结出來的。绝大部分内容在青年卫里已经实施了半年。效果不错。所以我准备在全军推广。其内容包括军纪。队列。体能。个人搏击。投掷(为手榴弹做准备)。兵刃格斗(以长枪为主。为今后的火枪做准备。其余任选一项)。单兵战术。合击术等。

欧阳建青看完后道:“皇上。这和水师的训练还有一定的差别。”

“建青莫急。这是针对陆军的。至于水师的训练方式。李北洋应该精通的。建青。朕打算让你回去一趟。将此训练方法教给高达将军。张珏将军。让他们按照这种方式训练将士。册子的下半部分是针对各军特种战士的。同时你也可以回家看看你父母。顺便呢。问问欧阳家主。是否愿意担任军中教头。”

“是。臣遵旨。皇上。那臣几时出发。”欧阳建青一听可以回家也十分高兴。

“不急。还要等几天。这几天你就去青年卫。向青年卫统制文璋学习下这种训练方式。至于出发的具体时间到时朕会通知你的。”

训练方式的最终版本我准备和李庭芝商议后再做定论。这也是我叫李庭芝來京的目的之一。毕竟我沒有当兵的经历。所以还是想和常年从军的李庭芝商议下。

“是。皇上。臣下午便去青年卫。”

“呵呵。不用这么急。文璋大约今晚才能回到临安。明天去就行了。”我接着道。“这第二件事呢。朕打算成立大宋皇家军事大学。首先设置的是水师。陆军两大系别。朕想让你和夏松还有那苏秉义三人來负责。”

“军事大学。皇上。臣可是一点经验都沒有啊。”

“经验。谁都沒有。但凡任何事情都是从无到有的。朕会亲自担任大学之校长。你和夏松原有军中之职不变。你算是师承李北洋。而夏松又是夏贵之子。本身就有实战经验。朕希望军事大学能将军事理论和实战经验相结合。培养出一批军中骨干。二年后充斥到我军各个部队。你和夏松边学边干。军务和大学两边同时进行。那苏秉义虽然沒有实战经验。但文武理论之基础功底都很深厚。所以朕会让他专职于大学事宜。”

“皇上既然这么说。那臣就试试。”

“建青。你和夏松。苏秉义都是年轻人。除了夏松有过为数不多的实战经历外。你和苏秉义都沒有经历过。在经验上自有所欠缺。但朕看重的也就是你们的年轻。年轻人嘛。想象力丰富。对未來充满希望。思想上所受到的桎梏会少很多。思维自然也就会相对活跃。社会在进步。战争的模式也会逐渐改变。年纪大的将军们有过太多的成功经验。要让他们转变思路。那是难上加难。你和李北洋一起去过火药司吧。火枪火炮的研制。代表着冷兵器慢慢会从战争中淘汰。兵器的发展会导致战争模式的改变。这对于用惯了大刀长枪的老将们來讲。是不太容易适应的。当然。老将军们的经验是军队的宝贵财富。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皇上。臣明白。皇上之意就是要在前人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战争需求。”

“不错。基本如此。”我赞道。“朕对于军队建设。有三点规划。一是要让我朝所有将士都要有过硬的基本素质。这是作为一名合格军人的首要条件;二是要有一大批既善战又善带兵的将领;三是不断发展新式武器。只要这三点做到了。朕相信我朝之军队就能战无不胜了。”

“皇上圣明。”

蒙古阿术兵临庐州。使我对于军队的整治开始提前。我不应该教条地死搬历史。庐州之战不管历史上有沒有。我都应该采取更加主动的方法。我原來将希望全部寄托在新军上面。这或许过于理想化了。南宋的工业虽然是领先于世界。但由于基础工业的限制。要打造出几百年后真正意义上的火枪火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按照现有的速度。到两年后的襄阳之战时。火药司最多只能打造出一万枝火绳枪。一万名火枪手防守一个襄阳战区自是绰绰有余。但要全面发动北伐战争。却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火绳枪毕竟不是现代枪支。

后世的明朝即便有了红衣大炮。还是被清兵击败。所以说军队的基本素质才是根本。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除非我能大量制造出后世的枪炮。一万名。不。甚至只需一千名手持AK-47的士兵就能很轻松地战胜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了。

“对了。建青。朕问你。你和夏松。夏青很熟吗。”

“回皇上。家父与夏贵将军曾经有过一面之缘。臣入水师后。也去拜访过。当时夏松。夏青都在。那夏松喜好武艺。在得知臣是川中欧阳家之人后。非要和臣比试。结果臣侥幸胜了一招半式。自此后那夏松和臣多有往來。也就渐渐熟络起來。”

欧阳世家乃是武林三大世家。作为欧阳家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欧阳建青自然是武艺高强。所谓的侥幸获胜。大约也是欧阳建青的谦逊之词吧。

“那你觉得夏家人如何。”

“皇上。臣对夏老将军不是很了解。但那夏松。夏青给臣的感觉相当不错。臣原來以为官宦人家子弟。都是无所事事的衙内之辈。然夏家兄弟行事低调。为人正直。臣与他们有时在一起闲聊时也会对朝中之事逐一评判。两人对贾似道贾太师无甚好感。甚至可以说是反感。”

李北洋和贾似道不和。这多少也就影响了欧阳建青。所以在欧阳建青的观念中。下意识地会认为。反对贾似道的就是忠直之人。

如果夏松。夏青有此观点。那么夏贵和贾似道之间也不会亲密无间的。贾似道推举夏贵出征庐州也正好说明了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