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2 / 2)

贞观帝师 石肆 1044 字 2022-09-28

在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里,侠义精神和是秉承汉魏以来“捐躯赴难国,视死如归”的精神的,出现了很多救国救民的侠客,比如杨过,郭靖,萧峰,石破天等。金庸将这些英雄人物放置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以历史的真实来烘托人物的精神内涵,并且把这种精神内涵与民族大义结合起来。

比方说杨过在小说里,三番五次的想要刺杀郭靖,郭靖不仅是武林共仰的侠义大者,也是民族抗敌前线的中流砥柱,而在民族大义与个人恩怨之间,杨过最终还是将个人恩怨放下,杨过也最终由一个刺客变成了护卫襄阳的战士。这一身份的转变和角色的转换,也是杨过的立场和性格关键性的转变。不仅是小说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情节段落,也是最能体现出杨过最终以民族大义为重的精神的段落。更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段落。

金庸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思想贯穿与整部小说之中,从而将传统的民族精神推高至新的层次。在金庸的作品里。如果是侠客,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将不再是你的武功的深浅,而是你对国家贡献的大小。杨过与郭靖返回京城时,在千万百姓的眼里,郭靖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英雄,一位真正的大侠,而在这时,郭靖也告诉了杨过什么是真正的大侠,不在于有多么厉害的武功。而在于你对国家对人民的作为,即侠者内涵。“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同样的侠之大者还有萧峰。且更具有侠者爱国形象。《天龙八部》这部作品,金庸涉及到了辽,西夏,吐蕃,北宋等多个国家的利益纠缠。而萧峰有契丹人的血统,却生活在汉族。金庸这样的安排使得萧峰的爱国气节在契丹与大汉民族之间陷入两难。在得辽王不侵犯中原的保证后,萧峰随即折剑自杀以谢罪,这就是民族矛盾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的必然结果,也是最悲情,最英雄的结局。在金庸的笔下,萧峰是契丹人,又是南院大王,皇帝的结义兄弟,宋辽开战,在萧峰的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百姓的安危,为难关头,愿以死换得百姓安居。这正是一个大侠的最高境界,和民族气节的最高体现。

也正是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让我们不得不折服于萧峰,折服于金庸,折服于他的武侠小说。金庸的作品里的英雄人物,之所以可以走进我们的心里,可以与社会结合起来,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是因为那些侠客总会被赋予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激荡着每一位读他的人的内心,激发起读者自身潜在的情感与动力。金庸笔下的侠客更多的是对社会的忠诚,对百姓的怜惜。金庸的作品里面的英雄义举,赞颂了各类人物身上的“义”,从而使他的小说充满了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侠义精神。而这些“义”最终又汇聚于家、国、民族、百姓的“大义”。

夏鸿升深吸了一口气,铺开纸张提笔写下了几个书名来:《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

当然,里面还有许多时代背景需要做出修改,而又不能够随便编造一个地方一个朝代,那样会降低代入感,所体现的爱国情怀就不够贴切,让人看了心中不够同感,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得从中国原本的历史上找出一个类似的时代背景,加以再创作。同样的,还要根据需要,对里面的情节和各个主角的戏份加以修改,使之更加能够体现侠客于民族气节的结合。

反正年前这段时间也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就集中时间赶快将这几本小说给拿来主义了,争取年后就可以立刻开印。

两市的重建工作在春上就能够完成,争取那个时候这些东西都能够印出来,跟上书屋开业。

明年后半年,恐怕就没有这么多空闲,要腾出时间来聚焦突厥那边了。

整个大唐现在都已经蓄势待发,都在等着突厥叩关的那一刻,以一个正当的理由,去对突厥用兵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