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朱文奎的谨慎(1 / 2)

日月永在 煌煌华夏 1137 字 2022-09-28

天光大亮,五军府的武勋们就以李景隆为首,开始齐聚午门外,上了本子进大内等候召见。

魏国公徐辉祖没到,他这会正忙着全国各地的军卫所转悠调研呢。

朱允炆给徐辉祖交代了一个任务,去芜存菁,着手将地方军卫所改制,将这些个军户统计个总数,一家出一丁组建新的地方军卫,负责地方保境安民、打黑除恶的任务即可,不在承担种地任务。

就跟眼下大明的京营、边军一样,属于正儿八经的募兵、职业军人。

不打仗、没任务的时候就专司训练、备战。

而且也不再是打白工,徐辉祖这边统计出一个整数出来,回头就能跟朱允炆谈谈这支新部队饷银。

至于被裁汰的统编民籍,原有国属军田改民田,按人口数均分。

享受与民田一样的税收政策,而不再是如以往那般,留存口粮,余下的全部上缴国库。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全国设军户、成立羁縻卫所算是洪武祖制,也是为了大明万世基业成立的,但终究是一条注定会被淘汰的制度,军户代代相传,三代四代之后,不仅战斗力消亡殆尽,就连最基本的种田交粮任务都完成的不尽人意。

洪武年的统计,全国的羁縻卫所能交粮一千三百余万石,到了正统年间,竟然才交了四百多万。

空头太大,早被地方瓜分的一干二净。

与其让这条制度腐朽消亡,朱允炆干脆现在就给他砍掉,改制无非是花钱,国家不缺钱那就没必要畏手畏脚。

即使是改制,也不全然一刀切,朱允炆定了个调子,贵州、两广和辽东的军卫所不在此次改制之内,仍实行与地方合处生活的羁縻卫所制,用以加深和巩固中枢与地方的纽带联系。

徐辉祖不在京,五军府武勋们的领头羊自然是李景隆这么位‘大明战神’,这个二代这些年虽然在大明军方的存在感极低,但脑袋上顶着的那块国公金子招牌可不是假的。

大明惯例,非宗亲,活着的不授王爵。

国公的含金量,可不比宗人府那一票亲王来的差。

“曹国公,陛下今日龙体不适,不便召见诸位勋臣。”

求见的大部队在午门撞了墙,一个小宦官带着口谕就将大家伙给挡了下来。

“陛下说了,勋臣们有什么事,就上奏本即可。”

就这么,一摞摞弹劾西南一系众将的奏本输送进了暖阁,看得朱允炆双目喷火。

他当然不是气西南系有多少不守规矩的粗蛮汉子,以马大军为首的,原山地军骨干现在都是云南都司里的重将,这群人平素里的作风问题他这个皇帝是心知肚明的,朱允炆气的是五军府这么些个勋二代。

一个个整天在南京城里飞马溜狗,军略兵法不见得学出什么门道,倒是这文官集团闻风奏事、弹劾攻讦的本领学了一个十成十。

“朕一直想着要出台一项关于军队作风整顿的条款,正好可以借着这五军府勋臣们这一次的弹劾,顺水推舟了。”

搪住了勋臣,朱允炆紧跟着就等到了另一个求见的人:

燕王朱棣。

“朕这个四叔看来真的是动了惜才恻隐之心,为了这马大军如此不遗余力的来找朕说情。”

“这燕王如此行径,是不是打算拉拢人心,换取那马大军的感激之情?”

“恰恰相反。”

朱允炆哈哈一笑。

朱棣的反应是在朱允炆的预料之内的。

“在这件事情上,朕的目的就是想要看看四叔现在能否摆正自己的位置,他到底是把自己当成大明的总参谋长,还是那个仍然有机会却而代之的大明燕王。

前者为人臣一心系国朝,为公就会为马大军开脱求情,为私,那就明哲保身,甚至是落井下石。

所谓上恶者,下甚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