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一七章 终于又捞到一件国宝(2 / 2)

鉴宝秘术 北域神灯 1076 字 2022-09-27

“当然,当然带来了好东西。”

鲁正风这才在鲁妙和鲁雄的搀扶之下站了起来,然后进了房间。

张天元将门关上之后,就瞥了瞥鲁雄手里头提着的箱子。

估计应该是带来了好东西,他还真得挺期待的。

鲁正风也没废话,直接打开了箱子。

箱子里有好几件东西。

鲁正风的手有些颤颤巍巍地取出了其中一件给张天元看。

“张先生,这个是越窑青瓷蟾滴,听说您喜欢这种东西,我特地从老朋友那里花了重金购得。”

张天元接过青瓷蟾滴,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如鲁正风所言,从老朋友那里重金购来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东西绝对是好玩意儿。

他的心情忽然间变得畅快了许多。

越窑青瓷蟾滴,原称“三足蟾蜍水盂”或“三足蟾蜍形带托盘青瓷水盂”。

这个东西张天元曾经在一本图鉴上看到过,但实物还是第一次遇到。

全器十分完整,通高6.7厘米,系在荷叶形托盘中,上置蟾蜍形水盂组合而成。

淡灰胎,质细腻,通体施湖绿色薄釉,滋润光亮,局部表微泐,足面依稀见有支钉痕。

从其轻盈端巧的器型特点来看,当属文房用具。

清代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称:“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者则名曰‘滴’。”

基此,本器应改称“越窑青瓷蟾滴”为宜。

蟾滴,造型可分上下两部分:上为水盂,下为荷叶形托盘。

水盂呈立体的蟾蜍形,横长10.4厘米、高6.2厘米。

蟾蜍躯体作扁圆状,昂首伸颈,口微启,水可从口中溢出,双目圆瞪,炯炯有神,头颈间有桃叶状角饰,颇富神奇色彩;

后背微隆,器表满布象征赘疣的灵芝状乳钉装饰,两侧间施以如意形卷云纹;腹腔中空可盛水,上开置注水的圆孔;

下腹部较为扁平,光素无纹;前有稍曲蹲的两足,趾间有蹼,后端弧收下敛,并有独足(肢)支撑如尾状;

蟾蜍体态轻盈而又充满灵气,造型取其踌躇满志,以求一搏之势,生动逼真,栩栩如生,逗人喜爱。

下部的托盘作大口圆唇,浅腹坦敞,卧足。

口径10.8厘米、足径3.5厘米、高1.5厘米。

盘体呈两侧边缘稍内卷的荷叶形,内腹壁刻划纤细而清晰的叶脉,充分显示出惠风吹卷荷叶的一派盎然生机,将荷叶形托盘与蟾蜍形水盂巧妙地组合成蟾滴,可谓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看到这里,张天元突然说道:“这东西我们国家也有一件,我还记得1985年,那件蟾滴,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于1989年入选《国家文物精品展览》,为越窑青瓷中极其罕见的国宝。

你这东西真舍得送给我?”

在鲁正风面前,张天元并未说谎,他曾经在某博物馆看到过同样的东西,绝对精美无比。

“当然舍得,它要不是国宝,我还不好意思拿来呢。”

很显然,鲁正风知道这东西的价值,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拿来,其余跟张天元缓和关系。

这也算是用心良苦了吧。

“那就多谢了。”

张天元笑了笑,随即又将目光放到了那青瓷蟾滴之上。

这可是越窑青瓷啊。

越窑肈始于商周,青瓷成熟于东汉,源远而流长。

逮至晚唐、五代及北宋初,以慈溪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顶峰,被列为中国瓷窑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