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回家(下)(1 / 2)

宋魂 酒徒 1237 字 2022-08-31

臣子立下大功,朝廷褒奖其父母教导有方的先例,在大宋比比皆是。虽然韩重贵是韩青的祖父,将原本该给予韩青的奖赏,分给他一部分,也说得过去。

另外,那韩重贵已经回家养病多年,朝廷给他再高的封爵,也只是多支出一部分钱粮而已。不会影响当下各方势力的平衡。

因此,王旦和寇准,都没了反对的动力,双双拱手称颂官家英明。而大宋官家赵恒,心里却觉得有些对不起自己的“王玄策”,想了想,继续补充,“原本朕还担心韩青阅历不足,只让他权任提点刑狱公事和控鹤署判官,如今看来,却是朕多虑了。将两个权字直接去掉吧,否则,有功不赏,难免让其他年青人失了进取之心!”

在大宋,临时担任某职,和正式担任某职,其实区别不大。所以,赵恒这个提议,寇准和王旦也都没有反对。只是再度强调,党项之事,成功的非常侥幸。换了个时机和地点,换了其他人去执行,失败几乎是必然。

赵恒听了,心中不以为然,表面上,却又笑着点头。

君臣之间的气氛,又恢复了和谐。很快,就商议好了对韩青以及其他有功人员的赏格,写成圣旨,与对李德昭的册封,一起交给有司去下达执行。

为了避免辽国趁机生事,寇准和王旦两个出宫之后,立刻安排人以最快速度,将圣旨送往了夏州。同时,传令给驻扎在府州和延州的两支大宋边军,厉兵秣马。万一夏州遭到辽军进攻,就直插云内,切断两军后路和粮道。

大宋朝廷,根本没有秘密可言。圣旨还没离开汴梁,辽国南面司的刺事人,就将内容探听了个一清二楚,随即,以更快的速度,送回了上京。

彼时辽国仍为太后萧绰摄政,此女英明不输于武曌,却无武曌之狠毒。原本已经派出了一支精兵,准备趁着李德昭位置未稳,将其废黜,另立对辽国“恭顺”者为党项各部之共主。听闻宋军已经枕戈待旦,果断下令,将这支兵马召回。

是以,李德昭接到大宋的册封和辽国撤军的消息,心中十分感激。立刻又写了谢恩表,派自己年幼的弟弟李德馨,亲自送往汴梁。同时,还送上了骏马一百对,青盐五百车,为大宋官家赵恒贺寿。

虽然按照惯例,赵恒的回赠,肯定会是贺礼的双倍。但是,自打二十多年前,李继迁在辽国的支持下割据以来,这还是夏州之主,第一次向大宋皇帝送寿礼,其象征意义远超过礼物的实际价值。对军心和民心的振作,也不可估量。

所以,细算下来,大宋还是稳赚不赔!

至于李德昭在谢恩表中,请求增设交易场所多处,以党项的精盐和牲畜,换大宋的瓷器、漆器、粮食等生活必须物资,大宋官家赵恒,没怎么犹豫,就欣然“恩准”。

只是在具体形成圣旨之时,又被寇准将每年铁器出口数量,加上了限额。不过,以大宋商人的走私能力,这个限额,基本上是形同虚设。

当“恩准”双方增设交易场所的圣旨送达夏州之时,韩青也带着窦蓉和许紫菱,悄悄返回了汴梁。

虽然头上多了一个开国伯的爵位,他的正式官职,却仍旧是京东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和京东东路控鹤署判官,所以,此行的最终目的地还是青州,原本不需要绕路来汴梁一趟。、

然而,他现在心结已经彻底打开,认为自己继承了热血书生韩佳俊的身体,又受惠于其人脉,便不能假装对方以前的家人,与自己毫无瓜葛。

所以,干脆顺路回家见一见祖父韩重贵,尽一次别人孙儿的义务。

哪怕不小心露出了马脚,凭着自己对大宋立下的功劳,也能跟老人认真地谈上一谈,想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