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二章 您对方辰太偏爱了(1 / 2)

过了许久,朱院长眉头逐渐散开,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而且还坐到这个位置上,东郊局发生的事情还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甚至他也可以对东郊局的所做作为,表示另一种形式的理解。

毕竟这外汇资金已经分配给了邮电部,而邮电部也同意他们打的报告,所以怎么使用是他们的事情,他们的确可以选择花外汇来采购富士通的产品。

但绝对不代表他可以看着东郊局这么糟蹋全国人民辛辛苦苦,才挣回来的外汇。

为了挣这点外汇,有多少企业是以赔本价格对外出口的,甚至只要能挣到外汇,亏损多少也无所谓。

但要知道,亏损这一部分最终还是以国家补贴,全民承担这一方式才得以解决。

说外汇凝结了全国人民的血汗,绝对不夸张。

“我知道了。”

朱院长淡淡的说了一句后,便挂了电话。

紧接着,朱院长对着秘书许建树说道:“通知一下,所有的日程都往后延迟半个小时,然后再把擎天通信的资料拿给我。”

许建树楞了一下,有些奇怪的问道:“您刚才不是跟擎天的方总通话吗?擎天通信的事情,他肯定清楚的,而且比下面提交上来的资料更新,更齐全。”

朱院长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小子整天油嘴滑舌,巧言令色,我怕跟这小子说的太多,他再把我给带到沟里,如他的意如的太多,所以还不如我自己看资料。”

把您带沟里?

许建树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他跟朱院长也已经跟了三年,还真没见谁能把这位带沟里的。

但仔细一想方辰的所作所为,以及过往的表现,许建树无奈的点了点头,他不得不承认,如果那个人是方辰的话,的确有这个可能。

之前朱院长逼着方辰说的那几条建言献策,朱院长都已经让人下去调研,甚至准备开始实施了。

甚至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朱院长在后面压着,政事堂关税税则委员会也不会这么快就通过对进口通信设备收取关税的决定。

眼见朱院长看了半个小时的资料,还依旧没有抬头的意思,许建树也不敢打扰,只得打电话下去将会议时间再往后拖一下。

他刚才帮朱院长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这份资料其实比他想象的还要齐全一些,不但每周按时将擎天通信发生的事情分类归总,并且一些发生的大事还会专门记录,及时更新。

就比如昨天,擎天通信跟富士通竞争失败的详细情况说明,已经在今天及时更新了。

没办法,谁让擎天通信事关国内通信发展,以及国内通信设备企业壮大,最重要的是,还被朱院长格外重视,所以负责关注擎天通信的工作人员,自然会把资料更新的勤一些。

又过了十分钟之后,朱院长头也不抬的说道:“建树,安排一下日程,通知有关部门的同志,我要跟他们开会讨论一下,关于采购进口通信设备的外汇使用问题,对于外汇的使用,我还是那个原则,能不用的就不用,能少用的就少用,国内能有代替的,就不要用国外的,企业挣点外汇不容易,不要轻易的挥霍掉。”

“您真准备听方总的意见,限制采购进口通信设备使用外汇?”许建树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朱院长做什么决定,他自然没有任何干涉的资格,但这件事,他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说一下,毕竟方辰这个身份太尴尬了。

作为国内最大通信设备企业的老板,并且正和富士通等国际通信巨头斗的是如火如荼,焦灼不堪,方辰却在这个时候打电话给朱院长,并且在外汇使用方面捅富士通这些巨头一刀。

他想想,怎么都觉得有点不是那么个意思,那能这么用国家的力量跟富士通他们竞争。

然而最关键的是,方辰这么做也就罢,朱院长怎么也顺着方辰的意思,这瓜田李下的总要避避嫌吧?

本来大内,有些人就对于朱院长跟方辰这么一个商人走的这么近,颇有微词,现在朱院长又动用权利这么帮方辰,他真不知道其他人到时候会怎么说朱院长。

“你是觉得我不应该帮着方辰?”朱院长继续头也不抬的问道。

他时间紧迫,而关于擎天通信的这些资料,还有一部分没有看,他需要抓紧时间。

不得不佩服方辰这张嘴,外汇这件事的确是打到他的心坎上了,他虽然不能绝对控制外汇,让所有的外汇花在刀刃上,但只要他知道一起有人在肆意浪费外汇,他就肯定要制止一起,并且在相关系统彻底杜绝。

所以在简单的思量后,他内心其实已经认同了方辰的说法。

而之所以会让许建树拿擎天通信的资料来看,是因为他要确认他这么做之后,擎天通信的质量和产量能否补得上富士通他们留下的空缺。

毕竟,国内通信设施的发展才是头等大事,要不然他当年也不会力排众议,决定不收取进口通信设备关税。

总而言之,华夏人民,华夏的经济发展,需要更为先进、完善和便宜的通信设施。

“我这不是怕有人说您的闲话,乱嚼舌根。”许建树说道。

朱院长轻轻的笑了一声,笑容中带着三分的不屑。

“你以为方辰不知道这些吗?但他为什么还会给我打这个电话,因为这是阳谋,既然是阳谋,那就不怕人说,谁要是觉得方辰有问题,那他想办法给我弄来外汇。”朱院长浑不在意的说道。

外汇的重要性别说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了,就是普通老百姓都是一清二楚。

毕竟这年头手里有点钱,但就是苦于弄不到外汇券,结果只能对着友谊商店进口电器,望洋兴叹的人着实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