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剿抚侧重之争(1 / 2)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2041 字 2023-03-30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即便是和平年代,冬季依然是穷人的大敌。对于乞丐和难民,无家可归的那些人,严寒和饥饿是最为致命的。

大明疆域万里,子民亿兆,想要做到人人有屋住,人人有饭吃,显然是过于苛责了。

但不能否认,在明末的那个时期,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救济是缺位的,皇帝和官僚对灾民的态度是冷漠的。

如果都归咎于朝廷没钱缺粮,显然又是偏颇的。用阶级层次来分析,倒还相对准确一些。

因为,不是没有救国济民的良策,只不过与权贵官绅地主的利益冲突,便无法实施,或者是重重的阻力下半途而废。

而崇祯,本身就是统治阶级的一员,被利益集团包围着,又怎么能狠下心来向自己挥刀。

其实,崇祯,还有那些官僚,就搞不明白,威胁到他们统治的,怎么会是那帮拿着锄头棍棒的泥腿子?

从头到尾的轻视、鄙夷,直到农民军兵临京师,恐怕他们还没有改变心理,或者说改变也太迟了。

而对于郭大靖来说,固然有来自后世的珍惜人命的心理,更有着对将来的规划和设想。

平辽之后,如何能长治久安,最重要的因素便是人口。只有人口数量上去了,各种经营开发的措施才能更快见效。

同样,也只有汉人数量在辽东占据绝对优势,并保持尚武之风,才不会惧怕外敌,以及内部异族的反叛。

现在看起来,救助难民是赔本的买卖。但目光放远,这些难民在辽东所创造的价值,却是百倍千倍的回报。

当然,很少有人能看得那么长远。尤其是九死一生的难民,被东江镇救助后,那就是感恩戴德。这对以后的管理,也是极有好处的。

第二天早晨,高嘉亮和妻女又在食堂见面。在热炕上睡了一宿,包括他们在内的难民,在精神和气色上都有了眼见的好转。

脸上的愁苦少了,笼罩在心头的伤悲和傍徨澹了。尽管离到达辽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心中却已经安定了不少。

早饭依然是稠粥,对于饿得太久的人们,是对他们身体最好的保护,而且,还能吃饱,已经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幸福。

“小妮睡得很香,应该是好了。”妻子见面便告诉丈夫,让他放心,“你看,是不是挺有精神头儿的。”

高嘉亮露出了笑容,他看到女儿确实不象有病的样子,正咧着小嘴,笑嘻嘻地东瞅西望。

“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就给咱们发干粮,能离开这里了。”高嘉亮盛好粥,端给妻女,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告诉她们。

妻子看着丈夫,等着他继续说下去,小妮却只顾埋头吃粥。

在小孩子的心里,呆在这儿挺好,不冷也饿不着。昨天晚上,可是她那么长时间睡得最舒服、最香甜的一大觉。

高嘉亮一边吃粥,一边继续说道:“不到三十里,就有另外的安置点。拿着号牌,就能在那里吃饭住宿。”

“三十里嘛?”妻子略微想了一下,说道:“早上出发,一天怎么也走到了。”

高嘉亮自然是没问题,见妻子也没有为难,便放下心来。

若说是正常的环境,正常的身体,徒步三十里也就五六个小时。但考虑到难民的身体状况,三十里也有一些人难以坚持下来。

但这些安置点已经建立完毕,想在多建,缩短距离,冬季已经难以进行,只能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之后了。

“要是觉得身体差,还能在这里多住一两天。”高嘉亮又关切地补充道:“不是卧床不起的,最多三天。”

妻子点了点头,说道:“明天走吧!我也听说了一些事情,这里只给吃粥,到了下一个安置点,拿号牌的就能吃上饼子。”

小妮立刻抬起头,大眼睛忽扇着,期待地望着父母。

看到女儿这样的神态,高嘉亮呵呵笑了起来,伸手摸摸她的小脑袋,说道:“明天咱们就走,去吃饼子啊!”

嗯,嗯!小妮用力点着头,咧嘴笑着说道:“我又有劲儿了,能自己走。”

妻子宠溺地看着女儿,脸上浮起久违的笑意。

多长时间了,好象从家乡逃难出来,就没再见过妻儿的笑容。

高嘉亮一时有些失神,想到路上的种种艰辛,眼睛有些发酸,赶紧低头喝粥,掩饰了过去。

…………………

京城,皇宫。

睡得比狗晚,醒得比鸡还早的崇祯皇帝,此时已经坐在乾清宫,开始批阅奏疏和题本。

如果论勤勉,崇祯绝对是古代帝王中数一数二的存在。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废寝忘食。

但面对天灾人祸和连年战乱,崇祯再怎么勤勉,但路子错了,却是国势日衰,越搞越坏。

西北民乱再次严重起来,王嘉胤称王、设官,所部发展到三万多人,转战于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声势浩大。

至此,三边总督杨鹤的剿抚之策宣告失败,已获罪入狱,延绥巡抚洪承畴接手平乱,贯彻崇祯速奏荡平的意图,开始了以剿为主的手段进行镇压。

“三年六月,王嘉胤陷黄莆川、清水二营,据守府谷。洪承畴、杜文焕围之,大败王嘉胤。”

“三年八月,洪承畴与杜文焕于孤山堡大破王嘉胤。”

“崇祯三年九月,洪承畴与陕西巡抚李应期定计诛杀已经投降的王左褂及其部下。”

可以看出,洪承畴的剿贼策略已与杨鹤大不相同。对于降将降兵,也会视具体情况,来决定是留是杀。

同时,已经调入关内的曹文诏被封为延绥东路副总兵,率兵前往西北,听命于洪承畴,剿杀起义军。

崇祯看着奏疏,那是陕西参政刘应遇所写,回答皇帝对于杀降的问询,“王左褂虽降仍掠,不得已而戮之以示警……”

沉思良久,崇祯提起朱笔,回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