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征南中,有七擒七纵孟获的典故,虽然传为一时佳话,但背后透露出的无奈,也让刘封感到痛惜。
要是蜀汉国力强大,诸葛亮哪里用得着七次放回孟获。
事不过三。
有个两次放回,就已经算是优待了。
孟获要是不从,那直接砍了他的头颅,再扶持一个听话的上位即可,比如,被刘封掳获的孟琰就很不错。
——
刘封入城之后,与王伉、吕凯一番叙谈,在安抚了一番当地的汉人之后,刘封即与王、吕两人一道,继续向南征讨孟获。
军行至大池附近时,孟获已经领军在池水南岸的澄江城驻守。大池即后世的抚仙湖,这里也是南盘水的源头一带,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震慑于刘封的威势,孟获这段时间四处联结,纠集起了乌戈国国王兀突骨、朵思大王、木鹿大王、八纳洞主等蛮王洞主聚成联盟,共同对抗刘封军。
这一变化倒让刘封吃了一惊。
诸葛亮南征时,孟获是节节抵抗,被擒一次,就跑到一个洞主处借兵,借了兵之后就又来送死,等失败释放后又找一洞,再来相攻。
这等添油战术,在面对智多于妖的诸葛亮时,只能是送菜,而现在,不知为何,孟获学聪明了,不仅大步后撤,而且还将几个死硬的蛮王洞主都聚集了起来。
兀突骨有藤甲兵依仗,朵思大王有毒箭兵、木鹿大王的虎豹兵、八纳洞主的象兵,都有各自的擅长之处,刘封要是各个击破的话不难,总有办法,但聚到一起的话,就要好好的思量一番。
藤甲兵刀枪不入。
要击败他们,唯有火攻才行。
但是兀突骨的营地就扎在大池的边上,很显然,兀突骨也清楚,藤甲兵的劣势,就是畏火,有大池的水随时可以取用,他就不用惧怕汉军火攻。
藤甲兵一时难以战胜,兽兵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
虽然战象这个兵种运用于战场受到限制很多,但战象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它只需要在阵前一出现,汉军的坐骑就腿软动不了步子。
缺少了敏捷的移动速度,汉军的骑兵优势就丧失了大半。
朵思大王的毒箭也很厉害,当年秦军征讨百越,主将屠睢就是被越濮的毒箭射中,阵亡于战事之中。
面对孟获及诸蛮的联合作战,刘封没有再一味的猛打猛冲,汉军在大池的北面也停驻了下来,一方面休整多日征战疲乏的军队,另一方面,刘封也在等邓艾、李恢的东路军到来。
孟获要集中力量打一场大战,刘封自然不能让他失望。
此一役后,南中的归属权就应该明朗了。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