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满载一仓金玉之物的船到达了楚国国都彭城,其船上之人自然是那楚国中大夫应高,一靠近河岸,应高便命其手下之人将船上金玉尽皆卸下,他自己则是火急火燎的往楚国王宫而去。
一听侍从通禀吴国中大夫应高在宫外求见,刘戊也是甚觉奇异,心道:那刘濞此时派人到我楚国作甚?
既然其到此来,又不能不见便命侍从将其找人宫中。应高一见到刘戊,便笑道:“外臣见过楚王,我吴王听闻天子下诏削您楚王之封地一郡甚为大王感到冤屈,故此派臣下前来看望大王”。
言毕,从其衣袖之中拿出一卷竹简,道:“此乃是我吴王赠予您之礼物”。
听到削郡,刘戊便是一阵心烦,接过应高手中之竹简一阅有些不悦道:“你家吴王何时有如此之好心,竟拿出如此众多之金玉赠予本王“。
‘’大王怎能如此说,我吴王历来与您交好,闻您近日之遭遇才令臣携金玉看望于您”。
见到刘戊脸色稍稍好转,却又说到:‘’只不过,我吴王却也有一大事来求您‘’。
刘戊闻此言是哈哈大笑,将手中之竹简放于书案之上,道:“天下谁人不知,你吴国富甲天下,天下流传之铜钱一半出于你吴国之手,吴王怎会有事来求寡人”。
.......................................................
‘’大王可知近日朝廷为何频频下诏削郡?然诸侯王之封地乃是高皇帝所赐之,即便是当今天子也不能任意而削之,此皆是因朝中出了奸佞之臣,才会如此!”。
闻此,刘戊才又问道:“哦?不知你之言中所说之奸贼为何人?”。
应高立时激昂起来,言道:“那便是如今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晁错,他身为天子之师,却不为天下苍生考量,整日向天子进言削藩,故此大王之封地才会被削去一郡”。
刘戊此人刚愎自用,闻此自然是勃然大怒,“寡人恨不得食其肉!!”。
见楚王大怒,应高心中是万分高兴。
如今铺垫是铺垫完了,马上就可以步入正题……
只见应高一副悲伤之色言道:“吴王因身体有病,多年不能到朝中拜见天子,只因如此,如今我便听闻那晁错要向天子进言削吴国之封地。
然大王却是身犯大不敬之罪,如今虽已削东海郡以是惩处,只怕那晁错定不会因此便放过楚王”。
应高一言便点到了楚王刘戊心中之痛处,自接到诏书之后他便寝食难安,怕者何?还不是朝廷什么时候便又会降罪,到时便要身首异处可也说不定………………
“难道你有何计策,可令本王转危为安”。
看着眼前的楚王刘戊总算是上套了。
应高立即拱手行礼,正色问道:“大王,您可否知晓高皇帝当年为何要铲除异姓诸侯王,又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刘戊不屑道:“笑话!寡人怎会不知,高皇帝高瞻远瞩,因异性诸侯王频频反之,高皇帝才会大封我刘氏同姓诸王,以拱卫宗室,安定大汉之江山社稷”。
闻此应高立时便拍起了马屁,说道:楚王当真是聪慧过人,外臣万分敬佩。
就在刘戊窃喜只时,只听应高立即便转变话头跪地言道:“大王高见!此时便是大王匡扶汉室之时,天下谁人不知楚国三代贤君。如今朝廷出了佞臣,我吴王愿与吴王一同攘除奸佞,清君侧以安大汉之江山社稷!!”。
此言一出,有如晴天霹雳一般,顿时这楚国王宫大殿之上便是死一般的寂静。
而楚王刘戊,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刘戊未曾想到,这应高竟敢如此说话,更是未想到那吴王刘濞竟然真的有意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