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逸知道孙策的心思,便低声说道:“郎君若想改变今日之局,还需独立领兵,比如趁着荆州军新败,士气低落,再次劫营。”
孙策便道:“今日我为兄长麾下所监视,只怕这边一动,兄长那边便得了信,根本出不的城。”
“那郎君为何不主动请命?”
“兄长如何同意?”
“只要郎君是为了守城大局,哪怕是孙校尉为城中主将,又如何能反对?”
孙策沉吟良久,思量着此事能否可行。
刘虎虽然又败了一阵,到底是实力雄厚,便屯于城下,准备强攻。
刘虎的大营在西北十里,不过刘虎的注意力全在汝阴城,所部主力屯于北门,又分兵看住其他方向,几乎是将汝阴城包围,反倒是大营方向,守卫并不多。
孙策思量一日,倒是有心去劫营。
孙策当然不敢再贸然行事,但也担心孙贲不许,于是便先去见徐琨,争取支持。
徐琨之前借给孙策五百兵,也挨了一顿训斥。
不过徐琨素来看重孙策,虽与孙贲、孙策同时表兄弟,却更亲近孙策,因此听得孙策的计划,便表示支持。
孙策又先后拜访了芮祉和孙瑜二人,请求二人相助。
到了议事之时,孙策便提出了夜袭的主张。
孙贲听着孙策的计划,倒是动了心。不过夜袭毕竟是一件冒险的事情,若是失败,将会影响城中防御,因此孙贲便犹豫起来。
眼看孙贲不说话,孙策按捺不住性子,立刻说道:“兄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荆州军以为我军一心固守,必无防备。”
孙贲看着孙策问道:“若是袭营失败,士兵损伤太多,只怕守城也要受到影响。”
孙策便言道:“那我只带五百人出城,即使不胜,也不至于影响汝阴城守御,若是胜了,便是破敌之机。”
孙贲听着,还是有些犹豫。
这时徐琨、芮祉、孙瑜等人纷纷出来说话。
孙贲看着众人,只得同意。
这些人中,除了芮祉,孙贲、孙策、孙瑜和徐琨,分别代表着孙家的四股力量,他虽是长子长孙,也心中忌惮。
孙策得了军令,点了五百人马,来到西城。
西城因为靠近颍水,无法设营,因此荆州军只在河对岸留下一部为哨探,防止守军渡河东逃,并未留军队。
众人来到西城,正欲出击,忽然下起了大雨。
此时已入十月,这雨越下越大,寒冷刺骨,让人浑身冰凉。
有部将劝道:“郎君,此时入夜,又值大雨,袭营之策,只怕实在是冒险。不若等待雨停,再行出击。”
孙策笑道:“我们觉得夜雨之际,无法袭营,只怕荆州军亦如此认为,所以我看这场雨,不是阻碍,反而是帮着我军大胜。”
于是孙策带着部下悄悄出了城。
因为大雨,视线极差,相隔数丈,便看不清人影。
孙策一行,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了刘虎的营寨,并无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