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章 玉虚天书(1 / 2)

贫道应个劫 黄笔鹤 3326 字 5个月前

说来自帝辛九年拜入姜尚门下算起,到如今帝辛二十一年春,晃眼已有十余年了。</p>

纵然从帝辛十二年得法修行开始算正式入门,至今也有堪堪十年功夫。</p>

但刘樵还从未谒过玉虚宫,更别说参拜那传说中的混元教主【掌阐道法玉虚元始天尊】。</p>

往常在金室山道观里,给三位教主不拘阐、截,都按道经图章严格规制分寸,竖起高大威严的金身。</p>

还全部用最好的金漆包裹,紫纹檀香,日日香烟缭绕不绝,刘樵师徒一天三拜。</p>

殷勤可堪比车迟国三怪,也不见三位祖师爷爷显过一回圣。</p>

不仅如此,圣水什么的,那也是一滴都没有赐下的。</p>

当然,圣水神马的,有车迟国三妖的“后车之鉴”,就算真显圣给,刘樵也不敢要。</p>

之前那么殷勤,也只是想让教主显个灵,通个气儿,不说什么宝物道法,至少承认自己是阐教一脉的“合法性”。</p>

没有这个“合法性”刘樵一直也不敢收徒,不然打什么旗号传法呢?</p>

阐教合理传法的,只有十二洞法脉,其余南极仙翁,燃灯老爷等,都只能算可以合理传法的别传。</p>

没这个旗号,刘樵虽然如今元神已成,数百年功行,在三山五岳,也算排的上号的高人。</p>

但至今只收了一个弟子,更不敢把玉虚炼气术传下去。</p>

所以徒然被通知要去“公司总部”,刘樵还是有点小紧张的。</p>

至于收拾,没什么好收拾的,刘樵穷的子然一身,迫不及待就要走。</p>

不过姜尚虽说事不宜迟,但还是在府中磨蹭半晌,又是焚香打卦,又是沐浴更衣,等得花儿都谢了。</p>

老姜头才蜕下锦衣,换上一身直裰丝條,慢摇摇的走出来,手上还提着个黄布包袱。</p>

师徒俩辞别哪吒武吉,刘樵接过包袱,架云头载着姜尚,一路朝东北而去。</p>

此世地方,于前世略有不同,十二仙的洞府,大半都在黄河以北。</p>

而阐教玉虚宫,也在北方,还得过一截北海,反正又远又荒。</p>

至于西方,也有个昆仑山,不过名气没有玉虚宫这个大,上面也有上古大圣曰西王母,门下有许多著名散仙。</p>

三山五岳为表区别,把西王母的昆仑山,称作西昆仑。</p>

玉虚宫的昆仑山,则就叫昆仑,却不加个东字。</p>

不然传出去,还以为西王母能跟阐教并列,那玉虚宫岂不是很没面子。</p>

刘樵捏了捏手上的黄布包袱,揶揄道:“师父上昆仑,怎么还带着锦绣,莫非还有人堵门,要奉些利市(钱)?”</p>

古代,绢、锦、绣、帛也是硬通货,跟钱是一样的。</p>

姜尚一本正经道:“里面装了件玉虚宫道衣,到玉虚宫了,给你换上。”</p>

“我?”</p>

刘樵有点懵,自己不是一直穿道袍么?</p>

姜尚笑道:“你既然读了道书,当知道者衣冠,皆有规制,在外面就算了,既然朝拜玉虚,怎能打扮得跟个散人一般?”</p>

这炼气士的衣冠,虽说很随便,但有几个重要区分,尤其是冠。</p>

似阐截二教,道行高低不一,但这辈分高下,真传别传,都有不同规格。</p>

一般不著冠,只带巾的,如青巾,一字巾,飘带,包括莲子箍等等,地位都不怎么高。</p>

戴冠的,才能算神仙,碧玉冠、鱼尾冠,如意冠等等。</p>

以及代表“罗天上真”的莲花如意冠。</p>

当然,这个也没那么严格。</p>

至少在外面时,刘樵也戴过莲花如意冠,当真是仙风道骨,如神仙一般。</p>

也就是近来下山,参与封神,才换了青巾,低调一些。</p>

姜尚道:“玉虚门下,有数万学道之人,有三宫二十八观,为道门盛地,规章礼制不能废,你还得扎双丫髻,做童儿打扮。”</p>

“数万?”刘樵听到了这话的重点。</p>

不是说阐教择徒严格嘛,收这么多徒弟,这也太宽泛了吧?</p>

姜尚颔首:“有人亦有精怪,今天来两个求道的,明天来俩学法的,天天有人走,也天天有人来,可不是数万嘛。”</p>

又指刘樵道:“你能拜入我门下,可谓是天大的运气,似那数万学道的,能得真法者,万中无一。”</p>

刘樵疑惑道:“即不能得真法,待在玉虚宫作甚,岂不虚度光阴?”</p>

“或念经,或打坐,哪怕能在玉虚宫当个火工道人,也得重重遴选,心性,品质至少得符合玉虚门风。”</p>

姜尚又解释道:“道字有三百六十傍门,或烧茅打鼎,或采补阴阳并服妇乳,或高台坐禅,或占卜医术…这般傍门,也是教主传下,寻常人物学的其一,回去厮混凡尘,那也了不得…”</p>

刘樵恍然,又感叹道:“能拜入师父门下,直授真传玉虚炼气术,实是我邀天之幸,夙世福缘。”</p>

听老姜头这么一讲,这凡人要想去玉虚学得仙术,可真太不容易了,怪不得黄角大仙也没学到。</p>

“你知道就好,为师我当初可在玉虚宫挑水栽花,烧了三十年火,三十年呐…”姜尚唏嘘不已。</p>

你知道这三十年我是怎么过的嘛?</p>

又在云头上朝玉虚遥拜道:“亏得时机天数,师尊慈悲…”</p>

师徒俩边走边聊,云头须臾径过千里,足足飞了一个日夜,才堪堪到北海。</p>

过北海,姜尚指点路径,又走万余里,上一片陆地,与中原景致别有不同。</p>

不见丝毫人烟,树木参天,异兽虎豹奔逐,如同到了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不过灵机仙气,却愈来愈盛。</p>

不觉又走半日,终见一山,绵延不知几万里,整座山日月瑶光,烟霞散彩。</p>

高处直上九天,不知远近,底下只见得有千年老柏、万亩竹林。</p>

奇峰怪岭,有亭台楼阁,深山幽静处,尽是大小道观,无数道人、仙童、力士,穿梭其中,或下棋对弈,或采药,或炼丹。</p>

刘樵师徒驾云直往山中飞有一个时辰光景,才到中央最高一峰,四面俱是悬崖绝壁,无阶无梯,凡人难攀。</p>

“这即是麒麟崖,又叫东天神岳,高九千丈,玉虚宫便在顶上。”姜尚指上面道。</p>

刘樵看得啧啧称奇,麒麟崖四面绝壁,似天柱一般,不愧东天神岳,要是把人压在这下面,估计孙大圣也爬不出来。</p>

只是这般高,若无腾云驾鹤之术,仅凭五行遁术,着实难攀越,不知姜尚以前是怎么上去的。</p>

似是看出刘樵疑惑,姜尚指一处道:“可从那厢去!”</p>

顺师父手指处,架云飞过去,只见那崖下一处,仙光氤氲,一座金桥,似从天际垂下,直通顶上。</p>

桥上七彩虹光流转,似彩虹一般,时有青巾麻衣的仙人,大袖迎风,自桥上过。</p>

一路上也有熟识的,与姜尚打招呼,礼数都颇为躬敬,似乎老姜头在玉虚宫地位颇高。</p>

姜尚一副谦谨模样,一一回礼,平易近人,心下难掩春风得意之气。</p>

师徒俩到金桥落下云头,姜尚沉吟片刻道:“你就在底下等着,待我参谒师尊,少顷便回。”</p>

“师父,我不上去了?”</p>

刘樵忙扯住师父袖子,不让上去,那我来一趟干什么,看师父你衣锦还乡,回来装逼的嘛?</p>

姜尚拿眼一撇道:“你虽入玉京法籍,但不算玉虚宫中客,按例不能上去的。”</p>

言罢,指那四下无穷宫观盛景道:“要想上玉虚宫,底下有道观,你待个十年八年,持过清规戒律,才算玉虚宫中客。”</p>

“啊…这…”刘樵闻言,大是无耐,心下都无力吐槽了。</p>

开玩笑,我是来持戒的嘛?</p>

玉虚炼气术都学了,还持戒有个毛用啊,我是来拜见教主祂老人家的。</p>

但姜尚执意不带他,只好道:“那师父也得找个地方让我歇息一晌呀,总不好在这儿待着,被人当个稀奇看吧!”</p>

这地方算玉虚宫的“交通要道”,到处都是道士过路,孤伶伶站着,很尴尬的。</p>

姜尚想了想也是,便引着刘樵七拐八拐,二人脚步迅疾,走了十余里,就在山下竹林里找到一间道观。</p>

有童儿进去通报,不多时,一个须发皆白,竹簪高髻的老道,手挽拂尘,被一众小道士拥簇,出观来迎迓。</p>

刘樵法眼一观,却是个没有道炁的凡人。</p>

老道见姜尚,忙躬身行礼道:“小道静法,见过二位上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