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幸福的烦恼(1 / 2)

最终王二员外接受了代售这个方案,当然利润也谈到了和王伦平分,也就是八十五文一块肥皂的批发价。每卖出一块,王二须向王伦交付这么多钱。

至于怎么卖出,王伦概不过问;他要卖多少钱,王伦也不干涉。

两全齐美。

当然,指导价是一百文。

受此启发,杜迁带着王伦先后跑了五家店铺,用类似的价格谈成了四家。

虽然无法预料最终能够售出的肥皂有几何,但是扩大生产成为眼前必须面对的事实。这几天再跑跑,等城南的商铺跑完之后还有城东、城西…下家肯定能以惊人速度增加,但是肥皂的产能却有限。

兄弟两人现在担心的是,如果这些商铺销量较好,他们该如何铺货呢?

每天制造一百块是那口大锅产能的极限,当然再加锅不是不可以,杜迁有信心自己一个人就能看顾三、五口锅。只是狭小的地方不允许他们加更多的锅了,而且保密的要求也让他们不能这样干。

一旦制作肥皂的过程被人瞧见,难免会影响它出自“南洋”的血统的纯正性,更有被人仿制的可能。创业初期的这种小打小闹,根本容不得任何风险。

其实已经有左邻右舍对杜迁家门口突然支起的那口大锅感兴趣了,迫使他们只能在黑夜里熬猪油,这很无奈。害得王伦有好几次带着黑眼圈上课,被学里的一些好事之徒集体羡慕,认为是逛丽香院所至。

话说王伦被孙三四和阎婆惜同时看上的新闻已传了有半个月了…王伦这段时间夜不归宿,上课又这种模样,不由人不乱猜。

而且夜里太忙,连带着杜迁跑商铺的计划都被打乱了。

实在没想到东京人民对这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如此之强。经过口口相传,肥皂堂而皇之地上了日用品的热销榜,仅这五家谈好的商铺,三天时间,铺给他们的三百块肥皂都已经销售告磬。

商铺老板们见识到肥皂的热销状况之后都起了长期合作的打算,不但即时付款,还非常贴心地把笨重的铜钱换成方便携带的银子。

也就在这时候王伦才知道,其实宋时市面上的一两银子并不是值一贯而是两贯,而一贯钱也不是正好一千文。

一直被历史误会了!

宋太祖乾德四年,朝廷下诏,以770文钱为一贯,一贯钱的重量约为当时的四斤半。虽说古代的一贯铜钱不够一千文,不过正式统计的时候是以千计数,这样可以避免长钱、短钱引起的争端。北宋时期经济比较稳定,多数情况下,两贯钱折合一两白银。是合当时的币值一千文而不一定是一千枚铜板。

三万个铜钱如果摆出来合计有一百七十多斤,肯定不方便的。于是乎,各个店主不约而同地把铜钱换成银锭。

但是人家的殷勤不是没有目的的,他们急火火地送钱来,只要求给他们店铺铺货,好几个老板甚至提出了大批进货的要求,而且将是预付。更精明的老板则是提出了在京城的独家代理权要求,以获得先机。

实在是没想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