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延揽人才,由于他的身份和谦卑的态度,手下倒真网罗了很多人,甚至连检校少保、彰化军节度使、皇帝出行的护卫军首任统领、与梁师成同等权势的大太监杨戬都是其铁杆。
历史上并未发生不测之事,只因为杨戬死的早。没有了武力加持的赵楷只能选择低调,而太子赵桓那边又得到诸多权臣的支持,形势已经逆转。
后来赵桓上台成为宋钦宗后,下诏追夺对杨戬所赠的官爵,其党羽赐死的赐死、藉家的藉家,没有一人有好下常虽说跟杨戬一伙的都是祸国殃民的坏东西,但此时自己在政治上站他的队是件很不智的举动。
也因此王伦在其实已经知道赵楷身份的时候故意装作不知道是他而称其王爷,就是不想掺和他的事。在他紧逼之际,早已做好了腹稿:
“小可何德何能,竟蒙殿下如此青睐!但小可刚入外舍,学识浅薄自忖不足以立君牧民,所以殿下的好意,小可只能心领了!但三五年之后,若小可认为才识可堪一用,届时若殿下仍不弃爱,王伦愿为殿下鞍前马后1
不是完全拒绝你,怕你翻脸。
虽然赵楷年纪比高衙内还小许多,但其能量绝对不是高衙内这等纨绔所能媲美----其实一个高衙内已经让王伦如坐针毡两天了,现在赵楷对他来说绝对是高山一般的存在。
三五年之后…再说三五年之的事罢!
赵楷见他仍然坚辞,脸色便有些不好了,阴晴不定地看他几眼,忽然笑眯眯地说:“探花郎莫不会已经受了梁太傅的邀请?若如此本王便不敢掠美了1
王伦一怔:梁太傅?朝堂之上做到太傅又姓梁的除梁师成别无二人。
于是一转念便明白了,三皇子误会了!
看对方对自己还是颇了解的,难免在此前做足了功课。小苏先生就住在梁师成家,两人相交莫逆满东京城人皆知。
梁师成历任护国、镇东、河东三镇节度使,官至检校太傅,被拜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是宋徽宗身边的第一大太监。御史中丞王黼待之如父,称之为“恩府先生”,即使蔡京父子对他也要献媚攀附,京城人视他为“隐相”。
他实无文才,但却自我标榜,自称是苏轼流落在外的儿子。当时传说,苏轼远谪之时,将家中的侍婢送与梁姓友人,后来这名婢女不足月而生梁师成,故史家多含糊其词。梁师成也自称“苏轼出子”、“苏氏遗体”,也未遭到苏家的否认。
东京人都知道,在打击反变法派时,苏轼的文章一度被禁,他的文章在民间很多都被毁去。梁师成后来向宋徽宗哭诉委屈说:“我的先辈有何罪,遭此厄运?”此后,苏轼的文章才又慢慢开始流传。
梁师成也很照顾苏轼家人,甚至曾对家中账房说:“凡小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这位小苏学士到底说的是谁,史家多有争论。有猜测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甚至有猜测就是苏轼自己的,不一而足。
苏过虽然不曾与他深交,但每次到京城,他都派人邀其住在自己家中,颇多照顾。要不是苏过无意仕途,搭他的风飞黄腾达亦不是难事。
所以在赵楷想来,苏过拜访王伦,王伦后来又和太学的唐学正回访苏过,焉知不是借着这个机会想和梁师成暗通款曲?
那个人也是个爱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