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财帛动人心(1 / 2)

多达两万五千贯的银钱就静静地躺在几辆原本装货的马车上,吸引着无数各异的目光。惊讶、羡慕、眼热…不一而足。</p>

原本就预测到肥皂和香皂能大赚的,没想到一下子竟然脱销了,还多了四千贯的订单,这是意外之喜,坚定了王伦扩充产能的信心。</p>

而花露水这东西本来只是想打开个销路的,没想到识货的人那么多,光是东京就定下超过千瓶。外埠的更多----以周边城镇居多,许多商贩要求快些交货,甚至不惜以高过定金一倍的价格预付,只为优先供货。</p>

这又是王伦的套路,定下清明节左右开始供货,但如果定金高,则会提前供应部分。</p>

大宗交易,能大量拿得起花露水这种单价颇高的产品的,都是远近有些家底的人。你百十瓶、我三五十瓶,很快地定金的数量竟有超过肥皂香皂之势。</p>

不乏有用大锭银两付费的人,叮咚的清脆之声不绝于耳,让人感受到了生意的兴隆。</p>

哪怕东京市民再有钱,也见不得这种数量的银钱堆积在一起。估计若不是看着王伦身边有焦挺、薛永这样的大汉,还有几个从安仁工坊带来的人高马大的护院,现场都能起妖蛾子也不一定。</p>

有道是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p>

朱贵就看到有几个形迹可疑的人躲在人群后面叽叽咕咕地不知说些什么,眼神看着已经被压得沉重的马车充满着热切,他就知道有人盯上了这块肥肉。</p>

东京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物没有?</p>

他悄悄把发现告诉王伦等人,不过王伦却很淡定。</p>

放着一堆好兄弟在此,哪个不开眼的来坏事?花荣、扈成、焦挺、薛永…都是能打的!</p>

渐至午时,李师师、李瓶儿、梁红玉都散去,带着王伦赠送的几瓶花露水。</p>

王伦本来是要请兄弟们去酒楼乐呵乐呵的,有了这几车钱财,就很不方便了。</p>

其实大宋也有银行,也就是所谓的“金银铺”、“银铺”、“交引铺”。像开封清园就承担着京畿17县的汇兑业务,许人民在京师向左藏库付现款,然后到各州去取现,这就叫便换。</p>

可是损耗不小,还比较麻烦,特别是对大宗金钱交易而言。</p>

王伦挣的钱只打算在东京花,所以不想存着----不像银行,好歹存钱还有利息,这里还要收取保管费----果然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后人的智慧远超前人。</p>

但是金钱汇兑业务为官办,不然王伦也能开个钱庄之类的。</p>

那就需要把钱藏妥贴了。</p>

对存钱,古人也有许多办法藏自己的“小金库”。</p>

比如“扑满”,即储钱罐。平时放钱,要用时砸罐。这个东西在古代普及力度极大,小至寻常人家,“扑满”随处可见。</p>

“掘地三尺”是个办法,后来有个笑话叫“此地无银三百两”就是根据这个编出来的。</p>

把贵重钱财放于高处也是常见的办法,因为小偷不易上梁,然后有了“梁上君子”的典故以及时迁偷甲的演义。</p>

还有放在“肮脏之地”如猪圈、茅厕等人们不愿久呆的地方等等,不一而足。</p>

王伦肯定是不会这么干的,放着有安仁工坊那么保卫严密的地方。所以宋万、薛永他们自然不敢久留的,为安全起见,王伦又邀了花荣和扈成帮着押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