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庆功宴(1 / 2)

关于太子妃,陈新还算了解……

很多人说她的年龄是个迷,但是陈新却知道她是88年出生的。

十八岁跑北京旅游,机缘巧合下成了老谋子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巩皇的光替。

所谓光替,其实就是帮主演试灯光的,找到最适合的站位。

插一句,《黄金甲》是老谋子为巩皇量身打造的电影,他俩还没分开之前老谋子就答应过她,将来一定要让她演一部女皇的电影。

回到原来的话题……

这次意外的触电,太子妃并没有想当明星的想法,直到08年拍了一部微电影才想要当明星。

08年,二十岁的太子妃刚刚从日本留学归来,一个韩国导演邀请她出演他的毕业作品。

这个韩国导演是韩国与北京电影学院的交换生,05年还没开学就得到去《黄金甲》实习的机会……

也就是在那里,太子妃跟她相识并结下深厚的友谊,这才有后来参演那部叫《落樱》的微电影。

拍完这部微电影,太子妃萌生起想要成为明星的想法,在韩国导演的建议下,去北电读进修班。

那时的太子妃还是胖妞,体重高达65公斤,从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完以后也只能跑龙套拍广告,直到有人告诉她,成为演员的前提必须要身材好。

于是她就开始减肥,连续三年都只吃黄瓜鸡蛋,现在的太子妃看起来还有50多公斤,那种肉肉的感觉也只有张雨琪能只比拟。

经过一段时间的减肥,太子妃终于摆脱跑单帮的生涯,被一个叫喜天传媒的娱乐公司看中,并签约到他们公司成为一名广告模特。

出演《太子妃升职记》前虽然演过几个有名字的配角,但是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这部剧播出以后才终于火起来。

接下来又跟郑朝出演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而且票房还大卖了,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吧!

她的团队骚操作太骚了,再加上连续扑街了两部剧,直接凉凉,最后只能靠上综艺营销身材维持热度,参演的影视剧屈指可数。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的太子妃还是那个梦想成为大明星的小胖妞,陈新只说帮她介绍一个角色,就心甘情愿的跟他回酒店了。

吃完早餐,太子妃就离开了酒店,陈新再次见到她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跟昨晚的打扮没什么不同,依然是圆领t恤加牛仔裤和运动鞋,只是现在这身装扮比昨晚那身装扮要贵得多,长长的头发也由黑色变成了棕色。

依然是小土妞。

“陈哥,我好看吗?”太子妃在陈新面前转了圈,期待的问道。

“还行。”陈新笑着点点头。

刚关上门坐到沙发上嗑瓜子玩手机的苏雪撇了眼太子妃,心里嘀咕着这个女人真会装。

不喜欢归不喜欢,但她绝对不会表现在脸上来的。

张娇是带着行李来的,把行李拿进卧室后,回来坐到陈新身边。

“陈哥你在干嘛呀?”

“写剧本。”

陈新简单的回答三个字,他今天一天都没有出门,不是他不想出门,而是不知道去哪。

干脆留在酒店写剧本。

答应给张嘉妮写的剧本,还有那个叫《变形记》的剧本都还没写出来,接下来的半年安排了满满的工作,也就只能在工作之余抽时间写剧本了。

比如现在。

张娇凑到笔记本电脑前瞅了两眼,短短的几句人物对话就让她看得入迷了,心里冒出想要看整个剧本的想法。

但她清楚自己的位置,陈新是不可能让她一上来就演女主角的。

有张娇在旁边,陈新根本不能专心写剧本,干脆保存好文件,把电脑收起来,拉着她走进卧室。

苏雪瞅了瞅已经被关上的卧室门,他们不会大白天就想那样吧?

过了好久,当她听到张娇压抑不住的声音传出来时,她才知道自己猜得没错,小脸顿时红彤彤的。

呸……

为了不让自己听到那声音,苏雪爬起来跑进了自己房间,把门关得死死的,带着耳机听歌。

不知道过了多久,听到自己房间门被敲响,她才去开门。

“小雪你去叫司机准备好,等会我就下去。”

“哦!”

离开套房之前,苏雪瞄了眼卧室,只见到被子鼓鼓的,却没见到张娇本人。

呸……

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嫉妒,苏雪忍不住暗自呸了一口,这才开门离开套房。

苏雪离开后,陈新转身回到卧室简单冲了个澡后对仍旧躺在床上的张娇说道:“我马上要去参加朋友的电影庆功宴,你要是饿了,自己下楼去吃东西,别让服务生送上来。”

张娇浑身瘫软,堪堪恢复过来的她露出微笑点头,并问道:“陈哥大概多久回来?”

“还不知道,最迟应该不会超过十点吧!你要是觉得无聊,就看看电视玩玩手机,庆功宴结束我就回来。”

《人在囧途》庆功宴在东城区一家相对较小的酒店举行,陈新跟苏雪来到这里的时候,时间也才傍晚六点。

《人在囧途》是由武汉华旗影视和尚世影业投资,叶伟明执导,文隽监制,北京中映联合和华夏电影发行的电影,来参加庆功宴的除了这几家公司的代表以外,还有参与演出的演员,以及他们叫来的朋友。

比如光头徐就把自己老婆小桃红叫来了,王宝強也把他老婆马什么蓉的也带来了。

而陈新,除了演员以外,还是以尚世影业的代表出席庆功宴。

“小新,好久不见。”

刚看到陈新,光头徐就上前跟他打招呼,并把他介绍给小桃红。

“桃红姐。”

陈新礼貌的打招呼道。

“你就是小新啊!我总是听老徐提起你,果然是一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