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关了屏幕,转身走到窗前,这里是三楼,可以看到会所的大门,外面正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的雨水落在玻璃上,变成一个个小小的水珠。
水珠慢慢的滑下,玻璃窗外的街道上,几个行人正打着伞急匆匆的赶着路。
一百米开外,是一座小山坡,山坡上放了一块五米多高的石头,石头上写着四个红色的大字——“天道自成”。
抬头看了看天,阴沉沉的,一层薄薄的乌云笼罩着天空,几滴小雨落在这人脸上,这人把眼一闭,深深吸了口气。
“先生,客人快到了。”一个轻柔的女声在背后说道。
“嗯。”
“我给您温壶水吧。”
“不用。”
“您在想什么?”
“云间甲子三秋雨,日射淮南一带山,变天了。”
“一甲子才下三秋的雨,那剩下的五十七年,岂不是要旱死。项安世这首诗,只怕有误。”女子笑道。
“你这样解释,虽然有些戏谑,可未必是错的,但这可不是平庵公本诗的原意,项安世,他可是个经学家。”男人说道。
“一甲子,不就是六十年么?怎么只下三个秋天的雨呢?”女子问道。
“‘甲子’在这里,是说他写诗的那一天,正好是甲子日。至于三秋么,一年四季,一季有三月,一秋有三个月,第三秋,正好是农历九月。
所以这里,三秋雨的意思,指的是九月的雨。”男子说道。
“哦。”女子支应了一声。
“《诗经·王风·采葛》有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也说过: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男子说道。
“您读的书可真多。”女子笑道。
“你别急,三秋还有一个意思,它就是指的三年。
在古代的逻辑用语里,与“大名”相对而言,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相替言,经常用在诗词歌赋中。
清代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中说:三秋即三岁也,岁有四时而独言秋,是举小名以代大名也。所以我才说,你未必有错。”男子笑道。
“先生,那这项安世也真是个奇人了。”女子说道。
“哦,何出此言?”男人问道。
“晋朝陆机的《挽歌》中说: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你看看这句‘万世安可收’,正好有这项安世的名字在里面,可见他读的书该有多少。”女子说道。
“不错啊,你最近长进了不少,悄悄看了不少书埃宋代李弥逊的《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中说: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
我看你也算是‘悄然学女子,一刻比三秋了。”男子称赞道。
“先生又拿我开心。”女子笑道。
“《燕山外史》第二卷里说:“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用在你身上,再好不过了。”男子说道。
女子听了一笑,“三秋还可以专指秋季,七月叫孟秋、八月叫仲秋、九月叫季秋,三个月合起来,也称三秋。”
“知道你还那样说。”男人问道。
“我见先生似乎有些感慨,是刚才看的东西不舒服么?”女子问道。
“感慨?”男人听了一愣,又把脸转向窗外,看了看窗外的蒙蒙细雨,轻轻吐了口气道:“真想能四境无虞,三秋式稔……”
说到这,男人转身想去拿桌上的茶杯,却一眼瞥见门口那块巨石,口里轻轻的“啧”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