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二人重逢之后,余横水三天两头便往温纶这司尉府跑,且他每次来都从不空手。从绫罗绸缎,到奇珍异玩,再到果蔬佳肴,花样繁多。
这不仅很快俘获了四娘的芳心,更是赢得了温府一众下人的好感。
但眼前最大的障碍却是来自清玄这边,因为清玄总是撺掇着让他带上自己的师娘私奔,好把掌门的位子腾出来留给他。
这日,余横水又照例来到温府,一进门便兴冲冲地对清玄道:“玄儿,看到诏令了没有?郎国的“武考”即将举行,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清玄听了,只是怏怏道:“看到城中贴的张榜公告了,不过以我这实力,不能说是希望渺茫,只能说毫无希望吧!”
余横水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所以,我这不是帮你来了吗?”
清玄听此,顿时来了兴致,忙问道:“水师伯,你能帮的了我?”
余横水得意洋洋的笑了笑,道:“横水门自在故国开创以来,一直致力于“应试武学”的研究,所教门徒不下万人,皆是“武考”中的佼佼者,所以你说,我帮不帮得上呢?”
清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道:“那太好了,现在有水师伯相助,实在是太好了!”
不过一旁的温纶,却突然叹了口气,轻声道:“炎国之灭,灭于江湖啊!”
说完,他便转身走了出去,玲珑却在背后悄悄跟了上来。
“温大哥,你觉得这其中是有什么不妥之处吗?”玲珑问道。
温纶笑了笑,道:“那倒没有!”
玲珑又问道:“刚才见温大哥长叹了一口气,又说出那番话,是什么意思呢?”
温纶里看了她一眼,心中一沉,想了想后,找了一处僻静之所,方才对她娓娓道来。
原来,这“武考”制度正起源于炎国,也是当年炎国选拔军事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正因为过度依赖此种手段,从而导致江湖上一大批的武学流派,逐渐放弃了原本的“致世武学”理念,转而研究起“应试武学”来。
后来,更出现了一大批武者,醉心于研究这“武考”的规律,从而建立起一套有针对性的武学体系。这套体系,能让所学者在短期内达到“武考”所需的上乘功夫,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意味着,以往的门派界限、传承制度皆被打破,所有的门徒也仅仅只是为了备战“武考”而加入门派,这也使得江湖武学,从“修武之学”,变成了“用武之学”。
这其中,有两大门派最为杰出,他们撑起了江湖中“应试武学”的半壁江山!
一个是余横水创立的“横水门”,另一个则是茅忠建立的“茅厂派”。
他们皆采用全封闭式管理,门内设有三部六院,根据入门者需求,短则数月,长则3—6年,进行专门的培养、发展、甚至是定向推荐。
他们通过大量反复练习“武考”中的招式、套路,从而让学者形成肌肉记忆,能在场上立即做出预判和出击,从而获得“以练养考”的效果。
当然,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打法”,或用“气术”激发内在潜能,或用“丹术”短时间内提升战力。
对普通武者来说,这是他们的一条捷径,也是他们成为武将的一种希望。
当时,炎国的将士或有半数以上皆是来自于此中门派,但后来爆发的云炎之战,也暴露出了此中武学弱于实战的缺点,为军家所诟病。
后来,炎国虽灭,但“武考”未绝,“横水门”又在郎国发展壮大,“茅厂派”则在南武生根发芽。
玲珑听了这一席话,唏嘘不已。
她心里想道,原来自己的国家却是毁在了这群人的手里,但她却恨不起来,甚至还有些许的愧疚,因为她觉得自己好像也如他们一般,走过相同的路,淋过相同的雨,有着殊途同归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