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兖王兵谏(1 / 2)

兖王话,虽然没有那么多的儿子,但是也有自己的优点。

首先就是要年轻上几岁,上位之后,有机会可以多当上几年皇帝,朝堂上了能多稳固上几年。

稳定就是一个足够大的好处。

再一个满汴梁都有兖王,精明强干,贤能良得的名声,足够证明兖王不是一个草包,起码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兖王没那么多儿子,也没有占得一个长字,能和邕王争斗这么多年,争斗下来都不落下风,确定要比邕王聪明很多。

一个聪明的皇帝,要能把心思用在国事上面,肯定要比庸碌的要好。

两个人要换换基础条件,这两王之争,根本也就争不起来。

至于最后可能捡便宜的禹州赵宗全,也有优点,就是勤俭。

当了皇帝之后,不会骄奢淫逸,也不会大兴宫室,皇室花钱不多,对于百姓就算是一个友好的皇帝。

性格来说,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赵宗全是一个擅长隐忍之人。

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相对来说,也是一位比较好拿捏的皇帝。

但是这个人的性格软,胆子小,作为皇帝来说,也不能完全的算是优点。

想要赵宗全打破表面的和平,和西夏甚至是辽国开战明显是很难的事情。

邕王、兖王两位不管怎么说,虽然嚣张跋扈,但是毕竟是顶级权贵,这种做派在封建时代算是正常的事。

汴京城里,有不少地位远不如邕王、兖王的衙内,都比两位要嚣张跋扈不少。

顾廷烨都敢在汴梁无法无天,何况是两位最有机会上位的王爷。

胆子够大,国力允许的话,不像是不敢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样子。

盛长柏和三位候选人,都没什么直接接触,听到的也都是传言。

每个人都是多面性的一个人,只是传闻代表不了一个人的真实。

断定不了这三个哪个上位对国家最好,也就准备先走一步看一步。

根据局势,看看自己有没有参一手的机会。

有可能也会出现盛长柏完全干涉不了皇位的情况。

如果顾廷烨这个人不多事的话,赵宗全很可能第一个就给淘汰掉了。

随着册封礼仪章程的一步一步的完善,距离册封的日子也就越来越近。

又是一天下衙了之后,盛紘就把盛长柏叫到了书房,偷偷摸摸的说道:

“柏儿,你听说了没有,宫中现在隐隐传出了消息,说是官家更属意邕王?”

“邕王也好,起码子嗣众多,偌大的江山,不会再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盛长柏敷衍的回道。

册封大典马上就要到了,各项工作都要准备起来,太子的礼服冠冕总是要做的。

邕王、兖王衣服又不能做一样,消息自然也就捂不了那么严实。

不只是盛紘听到了消息,盛长柏也听到了消息,老皇帝准备立长。

“是啊,这几年下来,因为立储之事,整个汴梁就没有太平过。”

因为储君之争,这些年下来朝廷的内耗,造成的损失绝对不比一场天灾来的小。

从皇帝到大臣都没把心思放在发展国力上面,国家不管是从经济,还是军事上都积弱了很多。

“不管怎么样,现在也只差最后一哆嗦了。储君之位定下,汴梁也就该太平了。”

定下之后,汴梁可以太平。

太平之前,也是最乱的时候,为了家宅安宁,和盛紘聊过之后。

盛长柏就派刘韬,出城去城外庄子里面,调人进京了。

连夜从庄子上,调了五十个经常训练的青壮过来。

盛家也不是什么关键人物,有这些人在,防止一些想趁乱发财的小股乱兵,或者是其他见财起意,趁火打劫的不轨之徒,应该是足够了。

“柏儿,我听说你昨天从庄子上,调了不少的青壮进府,是为何故?”第二天一早,吃早饭的时候,盛紘把盛长柏叫了过来,疑惑的问道。

因为老赵家几次的皇位传承,民间都比较太平的缘故,盛紘完全没有这方面危机意识。

“父亲,这个敏感时刻,家里多点人手,守紧家宅,看好门户,总是没错的。”盛长柏隐晦的提醒道。

“柏儿,你是担心因为储君之位,汴梁会出什么乱子,我朝可从来没有这种先例?”盛长柏把丫鬟婆子赶出去之后,小声的问道。

经过盛长柏的提醒,前朝为了皇位,争夺的有多少血腥,史书上记载的清清楚楚,历历在目,盛紘自然不会还反应不过来。

“父亲,我朝之前也从来没有,两位王爷为了储君之位,争的头破血流的先例。”

如果是老皇帝身体还行的时候,就把储君之位定下。

不管文臣武将,都和老皇帝一心,自然不会有人敢生出什么乱子。

现在老皇帝明显时日无多,一病再病,自然就让许多人生出了异样的心思。

“还是柏儿你想的周到。”盛紘脸色严肃了许多,点头应道,本来也是一个谨慎之人。

“父亲,你这几日出门,多带一些人手吧,我已经为你安排了。”

盛长柏准备十个人,每天接送盛紘上下班。

这些人不能进皇城,保证不了盛紘在皇城内的安全,但是可以在路上保护一下盛紘。

也不知道兖王要不要兵谏,什么时候兵谏。

如果赶上盛紘在路上的时候起事的话,有这些人也能带着盛紘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