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子我小时候看过,可那不是功夫片么?”董锵锵奇道。
“上世纪70和80年代很多南方人都会选择移民到意大利谋发展,像广东人福建人到了意大利喜欢做餐饮,浙江人虽然也做餐饮,但更擅长服装加工,而服装业又是意大利的支柱产业,勤劳、手巧、隐忍、价廉的中国人通过几代人的手艺彻底征服了挑剔的意大利人,很多国际大牌就逐渐把代工的活交给浙江人来做。一来二去,现在很多大牌的产品其实都是意大利的华人做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罢了。”老白指着一群正在专心致志挑选衣服的外国消费者说道,“很多衣服的牌子虽然还挂着MadeinItaly,但其实就是贴牌。商品设计还是意大利人,但制作已经完全由华人完成,质量和手工没的挑,成品都能达到国际水平,普通外国消费者根本无法分辨其中的细节,然后再销往全球。因为代工利润极低,所以那些大牌才能赚的盆满钵满。”
“如果真是这样,那些华人也真让人佩服。”董锵锵发自肺腑地赞叹道,“能得到外国人的认可不是件容易事。”
“刚才来的路上你留心过道路两旁的餐厅和超市了吗?”老白问道。
“嗯,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那些门头上写的好像都是中文。”董锵锵边回忆边说,“而且数量还不少。”
“那些80%都是国人开的,还有些是东南亚人开的冒牌中国店,就为了多招揽些顾客。不仅米兰是这样,罗马,都灵,佛罗伦萨,维罗纳,比萨这些城市的情况也都差不多。”老白若有所思地感叹道,“那代人才是真正的过江龙,赤手空拳,敢闯敢拼。咱们这一代不如他们那时条件艰苦,但混得却不如他们风生水起。”
“他们有他们那代人的际遇,咱们有咱们这代人的机会。”董锵锵不知从哪儿冒出一股豪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大家都是勤劳的中国人,他们能用手艺征服意大利品牌,说不定过个十年,咱们也能用旅游征服德国人。只要咱们不懒,机会总会有,就算没法做成上市公司,做个能赚钱的好生意也凑合了。”
“你还想上市?”老白被董锵锵的幼稚逗笑了,“吹牛也不怕闪着舌头。”
老白已经很久没有笑脸了,再次看到他的笑容董锵锵忍不住暗暗高兴。“嘿嘿,既然都吹牛了为什么不吹大点儿?反正没成本。”他回道。
“不过你说的有一点是对的,只要不懒,机会总会有。”老白眼中闪过一丝久违的狡黠,“我刚才忽然产生一些想法,等我想清楚了再跟你细说。”
“没问题,”董锵锵爽朗地应道,“我随时恭候。”他其实并不关心老白到底要跟他说什么,他就清楚一件事:只要老白愿意思考,愿意琢磨事儿,他就会像陆苇一样慢慢走出思想的死胡同。
只要人不自我设限画地为牢,就有无限的可能。
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大不了重头再来。
===
原创不易。欢迎来起。点%中¥文#网,支持正版原创《董锵锵留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