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之下,他们家庭有条件的也已经在私下里开始准备出海的各种条件了。皇上您不让走,我们偷偷摸摸自己出海不行吗?反正现在出海的多了,不差我们一家。
像那些地方上的大家族,朝廷的那些勋贵甚至都直接在海边开设造船厂,准备大干一番。
可惜皇上您不开海也就算了,还从北到南打击一遍海盗,甚至以禁海的名义将那些造了一多半的船只以及大量的船匠给收走。
这才过去半年时间皇上您就要开海了,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尤其是跪在地上的一众勋贵脸上很是不好看,事情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皇上啊,现在都开海了,您能不能把我家的船和工匠还回来啊。
一些文官心中更是麻木不已,又是这样,每次都是这样,朝廷要行如此大事,我等大明“重臣”事先又是一点儿都不知道,实在是太过分了。
虽然众人心中各有各的想法,但是没有人愿意说出来,不管之前皇上究竟做了什么,现在的开海是所有人都期望的。
近三年来,大量欧巴罗诸国、新大陆的信息在大明内部流传,现在只要对此稍微留意的人都知道海外并不是像古人描述的那么荒芜,而是极其富裕的。
几乎所有人都在盼望着朝廷改变海禁政策,彻底放开,好让他们这些人去海外,去拿回那里的金山银山,甚至占领那里的土地,让大明百姓去种地,要知道那里随随便便就可以获得万亩的肥沃土地。
也就是掌握着军队的朱由检才能够压制住大明几乎所有有权有钱有势人的共同意愿。
现在对于一众大臣而言,现在的情况正是他们所希望的,结果已经是极好,甚至比之前他们预想中的最好结果都要好。这个时候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于是,整座大殿内超过百人竟然没有一人对此提出异议。
龙椅上的朱由检笑了,很好,一点儿都没有超出自己的预料。
对于大明这些有权有钱的这一批人,朱由检手下的锦衣卫和东厂一直都没有放松。
这段时间大明内部舆论的变化朱由检是很清楚的,随着大明不断取得胜利,在北方不断的收复失地,民间关于开海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在这之前朱由检一直在压制来自民间那越来越大的呼吁开海的声音。不是他不想开海,而实在是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开海不是一件小时。
那个时候大明人仅仅是被外界的金银所吸引,根本就没有其他的考虑,包括朝堂上的那些大明重臣。
此时一旦放开,朝廷没有做好准备,让他们野蛮生长数年,之后想要建立规则就太过困难了。
但是现在朱由检感觉时机已经成熟,大明内部的官吏已经被朱由检整理了一遍;大量官道的修建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专门的、独立的收税机构已经建立;数万里的沿海地区已经全部给清理了一遍;全国的军队已经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足够了!
于是朱由检开口了,“好,诸位爱卿果然是朝廷的肱骨之臣,出海的相关具体章程,如何收税税部已经确定,税部内将成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此事。
李若星!”
“臣在!”
“下朝后将税部拟订的章程一字不差的公布天下。”
“臣明白。”
“秦士桢!”
“臣在!”
“本月十五的邸报可将此圣旨和税部章程刊登完毕?”
“请皇上放心,已经全部刊登,现在数十万份邸报正在向各地运输。”
………
“退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