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两处战场(求订阅)(1 / 2)

重铸刚明 青史昭昭 2015 字 2022-09-12

而在这场“势均力敌”的海战正激战正酣时,麦尔将军的副将,紧赶慢赶的抵达了普罗民遮城。

很快,明国海军舰队大规模来袭的消息传到了荷兰台湾总督彼得·奴易茲和副总督汉斯·普特曼斯的耳中。

两人大惊失色,现在是什么情况?明国军队竟然真的有胆子来进攻我荷兰台湾殖民地!还是采用这样不讲武德的偷袭方式,这就是对我伟大祖国荷兰的赤裸裸挑衅。

现在必须要给予他们严惩,让他们明白,他们这样做的后果究竟是什么样的?

或许这就是东方人口中的“杀一儆百”。

至于情报上所说的明国舰队超过了一百艘,而且火力似乎也相当强大,战力不弱,两人并未放在心中。

不管是彼得还是汉斯两人都是武人出身,都算得上是沙场宿将,只是一个是陆军一个是海军,他们所经历过的战斗没有百场,也有数十场,他们很清楚荷兰舰队的实力有多么的强大。

虽然现在在台湾岛上,这支舰队的力量并不是很强,远远比不上荷兰在巴达维亚驻守的舰队,但是在这台湾周围一众蛮夷小国中,绝对算得上是最强大的,可以说周围没有人会是它的对手。

以前那个郑芝龙不就是有着两万人的海军,也是一动不动,生怕我荷兰大军北上灭了他吗?

现在他在投靠了所谓的明国后竟然胆子大了许多,胆敢侵犯我荷兰的土地。甚至此次他们带领的军队还没有以前的人多,只有一半而已,这完全就是在找死。我们不收拾你你竟然还敢自己过来。

那既然如此,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

两人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那整个普罗民遮城就动了起来,除了麦尔将军带走的四艘战舰外,现在这座城池中还有大中型战舰十一艘,精锐的水海军士兵700余人。他们在得到总督府的命令后,很快就更换军服,拿好武器,在军港处集结。

很斯·普特曼斯,作为这只驻守在台湾的荷兰舰队的统领,很快就亲自来到了城堡外的军港,登上了自己的旗舰。

汉斯带着刚刚集合完毕的七百余人,十一条战舰的荷兰舰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军港,向明国军队的方向驶去。

刚刚离开军港不到半个小时,行驶在最前方的那艘军舰之上,站立在舰首上的汉斯脸色一变。

在前方不远处,他已经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那冒起的滚滚黑烟,现在的战斗已经如此激烈了吗?情况究竟如何了?他有些着急。

看着前方的黑烟,似乎规模相当大,看来这明国人恐怕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麦尔啊麦尔,你可不要把这些明国人全都消灭,要给本将军留下一点啊!

不然,你以后定然会后悔!

“来人,加快速度。”

原本已经行驶的飞快的战舰,速度再次加快了不少。

………

渐渐的轰隆隆轰隆隆的火炮声已经可以听到,只是汉斯的心中有着疑惑,现在这火炮声似乎有些不对劲。

这种声音,似乎是数百门门火炮同时开跑才能出现的声音,而现在正在战场上的四艘荷兰战舰上,所有的火炮数目加起来也仅仅有一百门,一次最多能开一侧的火炮,仅仅有四十三门而已,和现在传来的声音完全不同!

难道前方的战事和本督所想到有差别?汉斯突然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他拿着望远镜,不停地向远方看着,丝毫不敢有任何的疏忽大意。

要知道对于荷兰对于这片殖民地的统治是否稳固?超过九成都取决于自己现在所带领的这支舰队。

在四年前的澎湖海战中荷兰的舰队就是因为实力太弱,准备不充足,被突如其来的明国海军,凭借着人多、船多的优势所击败。最终使得我荷兰在澎湖岛屿上费尽千辛万苦修建的城堡,被明军围攻100余天。

最终无奈之下,我们才退出了澎湖,这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来到了现在的台湾。

那一战就是他们荷兰东印度总督的耻辱,荷兰战无不胜的舰队,竟然在东方遭遇了重挫,不得不放弃了既定计划。

这样的耻辱也让汉斯和彼得对于舰队力量的更加重视。可以说一旦这支舰队的战斗力受到很大的损失,那荷兰的统治必然出现危机,自己这个副总督必然难辞其咎。

随着距离的缩小,望远镜中的情况越来越清晰,汉斯的脸色也越来越沉重,现在的情况似乎我荷兰的舰队不利。

……

麦尔的遭遇似乎有些凄惨,现在竟然只剩下了两艘战舰,不好麦尔他到底在想什么?他竟然带着两艘战舰向势力如此庞大的敌人冲去,他不要命了吗?你没有看到我已经来救你了吗?

“快,快,再快一点!”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他就亲眼看到麦尔将军的战舰被数枚炮弹击中断成两截,缓缓的下沉,最终完全沉没在海中。

汉斯还是痛苦的闭上了眼睛,麦尔可是他和彼得总督共同看好的年轻将军,将来很可能就是下一任或下下一任的台湾总督。

但他这样的天才将军却在这样的一场与东方蛮夷之间的战斗中丧失了生命,这是荷兰的耻辱,不报此仇誓不罢休!

然而,即便此时的他心中有多么愤怒,他现在与明军的距离还是太远了,即便是射程最远的火炮对此也无能为力。此时的他只能无能狂怒。

他默默的祈祷着脚下的战舰,快一点再快一点,好让自己去报仇雪恨。

在望远镜中,他看着明军的一举一动,而在对面郑芝龙等明军将领自然也发现了距离他们不远处的,这只规模巨大的舰队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