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以退为进(1 / 2)

果然不出王霖所料,圣旨明发中外,消息遍传天下,让不少异族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风波。鎣

一日之间,竟然有半数以上的朝臣上表反对此事。

反对的理由林林总总,但内阁却保持着异样的沉默,五位阁相集体失语了。

但反对者虽然甚众,其中也有少数人上表支持选拔异族人入朝为官。

这其中领头的,就是前不久被降职的原六部主官那敏和孙志良。

这两人过去一为刑部尚书,一为户部尚书。

被皇帝借口降为两部侍郎才没几天。

两人的继任者户部尚书宫超和刑部尚书蒋万海,因为程远景的事触怒皇帝,遭受了廷杖和罚俸的处罚,明显在皇帝心里失分,这又让那敏和孙志良看到了复出的希望。鎣

当然,他们之所以支持,因素之一是因为内阁老臣支持,所以他们就是内阁的传声筒,之二的因素便是他们认为让异族人入朝为官,增添新鲜血液,有利于朝堂之上的更新换代,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连日来,对于反对潮水一般的反对之声,皇帝一概置之不理。

为此,王霖甚至罢了两次朝会。

但到了第三次朝会,在李纲等内阁老臣的再三强烈反对下,皇帝最终还是出席朝会,他也知道,有些矛盾一味回避也不是办法。

皇帝做了最大的思想准备。

丹墀之上,他端坐在龙椅上,待群臣朝贺已毕,这才环视群臣,目光主要聚集在陈梓宣等六部尚书身上。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这六人显然是吃一堑长一智了,虽然六人也都上了表表示反对,但在当面的朝会上,他们并未出面上奏建言。鎣

这几人不动弹,王霖倒是不好借故发难了。

反倒是六部及三法司一些中下层官员开始梗着脖子,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纷纷跳出来建言献策,挑起了一场几乎无休止的华夷之辩。

足足两个时辰的时间里,众人吵吵嚷嚷,争论不休。

不过与反对者潮水般汹涌相比,那敏、孙志良为首的少数支持者实在是形单影只,力量相差太过悬殊。

反对者坚持华夷不两立,让异族人为官有辱国体,动摇汉人统治的根基。

听着这些盲目自大的所谓天朝上邦的固有言辞,那敏忍不住冷笑出声道:「异族为官,汉唐皆有之。唐太宗皇帝李世民认为,自古以来华夏领土尊汉族,贱异族,他却将他们一视同仁。

《春秋》所云,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此为圣贤之语。鎣

如今我大燕开疆辟土,正是用人之际,当海纳百川,吸引天下之才为我大燕所用,才是强国之道。

尔等所大言不惭在此蛊惑的华夷之别,实在是不符潮流,荒诞可笑至极。」

孙志良也昂昂然道:「如今陛下一代雄主,开疆辟土,大燕版图在短短数载中陡然暴增。

这么大的疆土,需要大量的人才治理,才能确保大燕江山永固。

而在蛮夷之地,也唯有异族之人才通晓本族之情,其代表朝廷施政地方,远比汉人官员更加可靠。

更重要的是,你们所谓的异族,无论是西夏,蒙古,高昌,高丽,契丹,如今要么是我大燕的子民,要么是大燕的藩属之国民!

陛下说过,于大燕而言,不论何等种族、出身,只要是大燕子民,凡效忠于朝廷者,必须一视同仁!鎣

未来,我大燕将复汉唐盛况,疆域无比辽阔,我大燕国土之内,在这片国土上,生存繁衍者可不光是我汉民一个种族,难道那些异族之人,不是大燕之民,反不能效忠家国天下?

以陛下海纳百

川之胸怀,才有了今日大燕之百年难遇之盛世!尔等为了反对而反对,实在是居心叵测!」

此言一出,言之凿凿,理直气壮。

连王霖都忍不住鼓掌喝彩道:「说得好!对于朕来说,不管是汉民,还是蒙古人,回鹘人,西夏或吐蕃人,乃至高丽人,等等一切皆在大燕朝廷管制下的各族之民,都为朕之子民,朕不但要一视同仁,还要给予他们报效家国的机会!

这天下之大,何其幅员辽阔。光指望汉民官员去治理,我们大燕便只能蜗于中原一隅,当一个蝇头小国。

史上,异族做最早的记载,可以算是汉朝时的匈奴王子金日(jn)了。

他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后来率整个部落投汉。鎣

武帝临死之前将他封为车骑将军,将其视为托孤重臣。

至于唐时,异族为官者,位居高位者数不胜数,还需要朕来一一例举么?

正如那敏与孙志良所言,若我等连这点胸怀都没有,谈何复汉唐盛况,创万世之丰功伟业?」

皇帝与那敏孙志良三人的言辞慷慨,说得一干反对者哑口无言,渐渐沉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