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流第1302章改良的设想
张延龄见二人神态,便知道自己所说的这些话已经吓到他们了。
于是忙笑道:“二位国公不要惊慌,延龄知道你们此刻心中所想,但二位放心便是,延龄绝不会成为你们所想的那种人。我今日所说的这一切,都是出于公心,而无私念。如果二位觉得延龄有不轨之心,延龄在此做个保证,我张延龄既不当丞相,也不当大都督。我什么紧要官职也不要,我只一心做我水军提督,管我的市舶司,发展海贸之事便可。这总成了吧?”
徐光祚连忙摆手道:“不不不,延龄,老夫可不是这个意思。老夫可没乱想。你说这样的话,叫老夫如此自处?”
朱辅也忙道:“是啊,靖海王不掌大局,谁人能当此重任?谁能服众?我们可并没有乱想。只是觉得……这么做的话,似乎会招致许多非议。我等能明白你的公心,别人未必能够理解。我们只是担心这样一来,恐生事端,恐怕要出乱子啊。”
张延龄点头道:“我明白,这一步迈的有些大。然而,为了大明国祚长久,为了大局着想,这件事,却势在必行。”
徐光祚想了想,沉声道:“延龄,老夫觉得可以一步步的来。既然皇上在世的时候同意恢复丞相和大都督府,那么这一次可先恢复旧制。想必没人反对。至于你说的后续的那些事,则再等一等,一步步的进行。这样,也可以不激起太大误会,闹出太大的事端。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了,造成声势来污蔑你,怕是不明真相之人会被蛊惑闹事。这也不是你愿意看到的。”
张延龄缓缓点头,他明白徐光祚的担忧。
塔读app,免费网站
徐光祚的担心不无道理,这年头,可莫要小看了那些皇权的维护者的力量。一旦这件事被人利用,被造谣成自己欲夺皇帝之权,架空帝位,那便一定会有人出来搞事。一些人会打着维护皇权的名义起兵早饭,这帮皇权的维护者必是会不分青红皂白的起来响应的。这确实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但张延龄当然不是愣头青,他早就考虑过这些问题,他也明白不可操之过急的道理。
张延龄要做的事,其实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某种程度上,这相当于一场革命。即便是君主立宪的制度改革,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除非是暴力推行,以血与火的代价完成洗礼,否则必然面临极大的阻力和反扑。
张延龄并不想造成大乱,他需要的是用更为平缓的方式去进行。或许徐徐图之,日拱一卒,温水煮青蛙是最佳的办法。在自己掌控的局势之下,花上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逐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许这样的手段不能称之为革命,而是一种相对温和改良。张延龄希望这条改良之路是可以走通的。
在这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里,自己掌握绝对权力,反而可以利用皇权为自己所用。逐步推行思想上的改造以及铲除那些顽固的势力,为改良扫清障碍。
随着海贸的开通,几年后大明的情形一定会有所改观。百姓安居乐业,日子过的好了,有些事便更容易推行了。因为到那时,自己的声望更高,得到的支持的力量会更大。
张延龄甚至做过更多的思索,比如人事的任命,搭配班子的协调一致上。自己需要的是一个和自己能够保持团结一致的班子。特别是在丞相这个人选上,要选择有能力且志同道合的人选。这样才能配合自己缓步推进的措施,不至于从中掣肘。
除此之外,作为最大的保障。领军之权势需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这是一切的保障。这方面的人选倒是并不担心,自己嫡系将领都可任命,他们也绝对会听自己的指挥。
而在新皇的人选上,也必须好好的斟酌。绝不能选择一个权力**膨胀,妄图掌控一切的强势人选。最好,是一个傀儡。
张延龄并不以自己有这种想法而觉得羞愧。虽然自己已经高度融入大明朝之中,和这个时代已经完全捆绑。但本质上张延龄是个后世穿越之人,他在意的是大明朝的人,愿意为这个土地上的人奋斗,而不是为了宝座上的皇帝。这其实一直都是他做事的底层逻辑。
站点:塔读,欢迎下载
张延龄可不像这个朝代的大多数人,被忠君的思想所束缚。张延龄希望改变大明朝的现状,更希望能够从此刻起抓住整个世界变革的潮流,从而改变未来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命运。
这个目标早已超脱了一些当下的思想上的桎梏,跟那些站在地面上的人相比,张延龄已经在云端之上,岂会为他们所束缚。
当然,不光要考虑未来,更需要考虑当下。急于求成若是会造成混乱的局面,搞得狼烟四起,让所有人都觉得不理解,不支持的话,那不但会导致失败,也是张延龄绝不想看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