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斩获(1 / 2)

战国魏武卒 酒中狐 1791 字 2天前

《荀子�6�1议兵篇》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p>

青豚穿越的这具身躯,得益于往日的培训,因此虽然他穿越后,因为灵魂与肉身不甚匹配,导致身手有所下降,但十丈的距离,他还是能做到十发九中的。</p>

他半蹲在荒草里,早已拉开手中强弓,暗暗瞄准当先的秦卒。</p>

此时,他手中的弓弦松开,瞄准多时的箭矢,破开空气的束缚,宛如一道黑色闪电,飞了出去。</p>

三丈的距离,甚至青豚的眼睛都来不及眨一下。</p>

箭杆已深深的没入秦卒体内,强大的力道,甚至带动那秦卒的身体向后飞去。</p>

先秦时期,骑马兵卒尚没有配备马镫、马鞍,骑兵只能靠双腿来固定身体,因此,战场上稍一受伤,不能继续骑在奔驰的马上,基本就必死无疑。</p>

况且,此时的秦国骑兵,也只着了薄薄的一层皮甲,还是只防护前胸的半披甲。</p>

青铜箭簇,就像是热刀子遇到了冷猪油,轻松的穿透了当先秦卒的身躯,只留下箭簇颤颤巍巍的震动不休。</p>

失手了!</p>

青豚自嘲的笑笑。</p>

他本来瞄准的是秦卒的肩膀,想抓个活口,拷问一番秦军的情报,哪知道,射中的竟然是胸腹。</p>

以此时的医疗水平,此人,必定是活不成了。</p>

还没待他再寻觅下一个目标,身后早已按捺多时的魏武卒,已经纷纷射出了手中的箭矢。</p>

若论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兵种,单兵能力、军团作战能力,能稳夺魁首,非魏武卒莫属。</p>

战国后期出现的秦锐士,数量太少,人数不过千人。白起时期,自秦军十五年训练的士卒中,仅仅选拔出一千六百秦锐士。</p>

至于,历史记载上的赵氏父子灭亡二十万秦锐士。这一说法,要这样理解,锐士,精锐士卒。秦锐士,秦国精锐士卒,意思就是灭了二十万秦国士兵。</p>

此锐士,非彼锐士。</p>

本书若无特殊说明,秦锐士也指的是秦国精锐士兵,并非相当于特种部队的秦锐士。</p>

战国初期,魏武卒曾做到以五万兵力,大败五十万秦锐士的逆天战绩。</p>

此时,虽然魏国国力已衰,对外战争输多赢少。</p>

尤其是与秦国的战争,几乎就没赢过。</p>

虽然客观上来讲,魏国朝堂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魏武卒人数太少,无法与耕战体系下,狂暴兵力的秦国军队争锋。</p>

若论单兵素质,魏武卒并不差于这时代的任何军种,当然秦锐士除外。</p>

秦锐士稍强,但人数太少。</p>

这一点,可以看双方选拔情况就知道了:武卒选拔时负重五十斤,百里长跑,锐士负重八十斤,百五十里长跑。</p>

此时,青豚一方足足有六个武卒,而秦国,不过是三个游骑罢了。因此,战斗的结果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可言了。</p>

待青豚反应过来,想要开口让武卒留下俘虏时,身后的士卒在周义、虎的带领下,早已砍下了秦卒的头颅,并拦住了先前逃走的那个武卒,正压着他,朝青豚走来。</p>

青豚定定神,强压下浓烈的血腥味带来的不适,开口问道:“汝是何人?何故如此狼狈?”</p>

周义放开了那人的胳膊,后退一步站立,半抽出随身佩剑,眯着眼睛,冷冰冰的注视着他。</p>

只要此人稍有异动,周义的短剑,就会狠狠的斩向彼的脖颈。</p>

那人看了看青豚的装束,发现是个伍长,遂双手前举合拢,下拜道:“舟谢过伍长的救命之恩,吾乃丁屯戌什士卒成舟,什长带领吾等前出为探,遇上了秦卒一个什的游骑,吾等将秦卒斩杀将半时,却被了另一什秦卒闻声赶到,几经缠斗后,吾等虽然将秦卒斩杀大半,奈何彼辈游走射击,最终仅剩吾一人……”</p>

原来,这人是魏军的探子,奉命侦查敌情时,和秦军探子相遇,正厮杀着,秦军却又来了一个什的游骑。</p>

几番战斗之后,这一个什的魏卒,就只剩下他们两人,而那个叫“布”的,也在即将进入青豚等人的埋伏圈前,用生命,给成舟拖来了获救的机会。</p>

“壮矣!虎狼之士也!”</p>

虎赞叹着,将收缴的兵器递还给这叫成舟的士兵,并朝他深鞠一躬。</p>

是啊!</p>

壮哉!</p>

这一个什,不愧于武卒的威名。</p>

以一个什的兵力,面对秦军两个什的围殴,竟然和对方拼了个近乎同归于尽,这魏武卒,不愧武卒之名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