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西北变故(上)(2 / 2)

而西藏势力则纯粹是来观望事态,虽然华东政*府的势力范围距离西藏尚远,但影响己经传到了西藏,而且与西藏相邻,切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新疆、青海两省现在都面临着华东政*府的威胁,一但这两省有失,西藏就将直接面对华东政*府的兵锋,因此西藏也派出一支700余人的军队来到甘肃,想打探一下华东政*府的虚实。

虽然他们对投降华东政*府并不排斥,毕竟西藏对中华正统还是有一定的向心力,倒向中华正统到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但投降也是有条件的,不仅想要继续维持清廷的优惠条件,而且还想更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自治权力。因此也不想看到甘肃就这样投降了,至少也要多抵抗一段时间,一来是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华东政*府,二来则是增加华东政*府的难度,将来西藏与华东政*府谈判时,也有足够的筹码。

岑春煊虽然在名议上是甘肃、新疆的最高官员,但实际只能指挥得动自己的军队,但他在陕西被人民军打得大败,部下的军队伤亡惨重,元气大伤,因此也有些镇不住场子,和华东政*府协商投降,也只能在暗中进行,不敢让其他势力知道。

双方经过几次的来往沟通,讨价还价,也由务虚转入了务实,投降之后,华东政*府将保证岑春煊及家人的人身安全,岑春煊在清廷时的作为也一笔勾消,不再追究,而岑春煊家里的财产,除了土地之外,其他的财产也不动。

而对岑春煊个人的安置,华东政*府给他开出了三个选择,一是在青岛任职,安排一个合适的部门,任部长;二是在地方任职,可以在甘肃、陕西选择一地任省长;三是从军,在西北军区内任副司令级别的军职,军衔为少将。

由于和华东政*府交过手,岑春煊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想在华东政*府的治下保持一定的独立,因此华东政*府开出了三个选择,应该是最后的通谍了,如果岑春煊还不满意,那么就意味着谈判破裂,而接下来就只有兵戎相见了。于是岑春煊也十分认真的研究华东政*府给自己开出的这三个选择,从中确定那一个对自己最有利。

第一个选择是在青岛任部长,虽然华东政*府的官职体系、行政级别是套用旧时的制度,但在这个时代,也有人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和清廷的官职一一对应。现在华东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就是行政院,也就等同于军机处或是内阁,而组成行政院的九个委员会,相当于就是六部演化来的,因此九个委员会的首脑官员也就等同于六部尚书,但同时他们又是行政院的成员,那么换到清廷,就是六部尚书兼任军机处大臣。

而在九个委员会下,又设有若干个部门,每个部门的官员称为部长,这个应该是与六部的待郎对应,因此华东政*府给自己的第一个选择也就等同于六部待郎,按清廷的级别,算正三品官,做为投降的人员,这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待遇了。不过岑春煊也清楚,给自己的部门,肯定不会是重要部门,毕竟以前清廷的六部,虽然在级别上是闰尊,但实际也分三六九等。

第二个选择是甘肃或陕西的省长,乍一看应该是相当于清廷的巡抚一级,不过清廷的巡抚是军政财刑一把抓的,而华东政*府的省长是纯粹的文职官员,指挥不了军队,因此省长的实权,实际要比巡抚差一些,准确的说应该是和布政司相当,布政司在清廷的级别是从二品,比六部待郎到是要高出一级,不过地方官员比中枢官员往往是要低一级计算的,因此也算是大体相当的。

第三个选择则西北军区内任副司令级别的军职,华东政*府的军事体系和清廷的差别很大,清廷继存了明朝的制度,文尊武俾,军职至少要下降3-4个品级,才能和相应的文职对应,如军职的正一品提督,还要受四品知府的节制,而华东政*府是军政完全分离的,各有各的一套系统,平时也互不干扰,因此很难找到对应的官职,只能大体相当于是副提督或总兵一级。

岑春煊本是军职出身,后来因慈禧对他的赏识,才转入文职,最终做到了总督的位置,现在又回到军队,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现在正值乱世,因此在军中也是大有可为的。

但岑春煊也明白,自己是投降过来的人,华东政*府是绝不会让自己真正掌军,就算是再进了军队,也只会给自己一个闲职,而不可能让自己真正指挥军队,何况华东政*府的军事体系和清廷的差别很大,自己的那点学识也根本就不够用,因此岑春煊首先就把这个选择给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