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南线(三)(2 / 2)

袁世凯听了,心里一动莫非小田彻二郎找自己的目地是要支持自己整合整个南方的势力吗?不过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因为现在华东政*府己经灭掉了清廷,基本占据了中国的北方,如果南方还是一盘散沙,肯定是不可能和华东政*府相抗衡的,而纵观整个东南的督抚大员,能够出面整合的人,除了自己还有谁?论资历,自己可是从军机出来的,是京官外放,比一般的地方大员要高出半级;而论实力,自已南下带来了大约3万余北洋新军,又补充了一个协的湖北新军,总计3万5千余兵力,而到了南京之后,又从地方军队中抽选精锐,加上招募的新兵,现在自己手下的兵力达7万余众,试问其他督抚大员,那个手下有如此雄厚的兵力。因此要说有人出面整合整个南方的势力,舍自己之外,还能其谁。

如果有各国的支持,自己在2-3年内整合整个南方的势力,这样至少还能和华东政*府有一战之力,不会如现在这样完全不是对手,如果华东政*府内部再发生什么意外事故,或是国际局势有变,说不定自己还能够割据南方,成为一方霸主,甚致建基立业,再现南北对持的局面。

想到这里,袁世凯的心里也不禁有些发热,虽然这样一来,自己势必和华东政*府彻底对立,再无婉转的余地,但如果真有建基立业,称霸一方的机会,这个险还是值得一冒的。既使不能称孤道寡,但也能弄个什么大总统当当,在当初庚子国变时,东南的督抚大员们组成东南互相,曾有一个最坏的打算,就是如果当时慈禧、光绪都死于乱军之中,东南各省就奉立李鸿章为大总统,出面组织成立政*府,收拾残局。只是后来慈禧、光绪逃到了西安,因此这个计划才算作罢。

而现在的局势和庚子国变时,最坏的局面己差不多,北京被华东政*府占领,慈禧、光绪都被俘虏,和死于乱军中也没什么区别,因此南方的督抚大员们再拾起这个计划,组成东南互保,推举一位大总统是完全有可能的。袁世凯并不是不敢冒险之人,但必须要有足够的利益,值得去冒这个险。显然这个大总统的位置,是值得自己去冒这个险的。

不过袁世凯毕竟是心眼多的人,事情虽然好,但仔细一想却有发现有些不对,因为如果这些话是英法二国的领事来对自已说起,才是合理,而日本领事算干什么的?自己和日本人又没有什么特别的交情,而且在各国之中,日本也不是特别活跃突出的国家,这也就是不合情理之处,因此袁世凯不动声色,道:“领事先生,要整合南方的督抚大员,又谈何容易呢!我们都是一般大臣,谁又愿听谁发号司令呢1

其实袁世凯最后一句“谁又愿听谁发号司令”是话中有话,第一个“谁”其实是指其他的督抚大臣,而第二个“谁”则是指向自己,实际就是暗示小田彻二郎,帮助自己整合南方。

小田彻二郎道:“总督阁下的考虑很有道理,现在贵国的皇帝、皇太后都己被华东政*府俘虏,因此当务之极,必须从皇族当中选出一个人来,立为皇帝,只有这样才能重新确立贵国的大名份,有了这个大名份,再整合南方,也就易如反掌了,在贵国的历史上,发生过好几次王朝南渡的事情,都是从皇族有人重新称帝,统领南方。”

听完了小田彻二郎的话之后,袁世凯心里十分失望,果然是自已想错了,而日本人这番打算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日本人手里有一名清廷的皇室成员,因为在南方基本是没有皇族的。不过袁世凯毕竟是城府极深的人,脸上不动声色,道:“何处去寻找皇族呢1

小田彻二郎当然没有注意到袁世凯语气的微妙变化,道:“在下可以告诉总督阁下一个好消息,我们日本从北京救出了瑞亲王载漪,庄亲王载勋两位皇族成员,还有瑞亲王的世子,曾经被贵国立为大阿哥的溥儁先生,大阿哥也就是皇位的继承人,有这个名份,奉立溥儁先生为新的皇帝,也是名正言顺,众望所归埃”

原来瑞亲王载漪,庄亲王载勋本是宗室中一股举足重轻的力量,但在庚子国变之后,这股宗室力量就衰落下去,并一蹶不振,连溥儁也被革去了大阿哥的头街,在原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等一伙人逃离北京时,也没有叫上载漪、载勋这一批人,因此他们一直留在北京。

而等载漪、载勋发现形势不对,想要从北京逃离时,己经晚了,人民军占领了宣化府,截断了从北京西逃的道路。就在载漪、载勋惶惶不安的时候,日本人找上门来,邀请载漪、载勋到日本公使馆去避难。

原来英法两国主导袁世凯南下之后,也给日本提了个醒,因为日本熟知中国的历史,知道南逃中国王朝想要立足长久,就必须拥立一名皇族成员为君,以团结南方的力量,由其是在原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等一伙人逃离北京之后,日本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虽然英法两国想帮助善耆、溥伟等一伙逃到南方,牵制袁世凯,但如果自已也能够保护一名皇族,并且先到南方,说服南方的督抚大员,奉立这名皇族为皇帝,那么日本在中国南方将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可以超过其他所有国家,这无疑在日本与华东政*府彻底恶交的情况下,是对日本最有利的做法。

而这时北京的近系皇族并不多,只有瑞亲王载漪,庄亲王载勋这一股,虽然这股势力己经衰落了,但载漪的儿子溥儁曾经被立为大阿哥,尽管己被革去了,但这个名份在这个时候还是很有用的,于是日本人立刻找上载漪、载勋向他们发出了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