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谁比谁的篓子大(2 / 2)

新官路商途 更俗 2074 字 5天前

孙菲菲没有再随车陪同朱祎琳,也不知道是返回学校了,还是有什么事被她哥孙仰军拉走了。</p>

朱祎琳的眼神格外的冷漠,萧良也无意去招惹她,坐在位置上认真思考这次招商引资的事情。</p>

东洲虽然也在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列,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家批准已经过去整整十年时间,发展却落后到沿海开放城市第三、第四梯队之列了。</p>

作为承接外商投资的主体,东洲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引进外资总额仅八千万美元,而整个东洲地区引进外资总额更是不到一亿美元。</p>

就这还只是名义上的注册外资,实际使用外资可能还不到一半。</p>

虽然仅是一江之隔,锡江去年注册外资高达八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也高达四亿美元,是东洲的八倍。</p>

整个八十年代,东洲虽说经济整体要滞后于锡江,但差距并不大。</p>

甚至在陈富山任上,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洲的乡镇企业经济活跃,国营企业也有船机厂等一批拿得出手的代表,与锡江等地市的差距一度还有缩小的趋势。</p>

然而从陈富山案发,东洲这三年来的招商引资工作简单就是一团屎,乡镇企业陷入困顿,国营企业业绩大滑坡,民营企业野蛮生长,与锡江的距离一下子拉大了。</p>

说到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认知,市里及各区县的工作人员思想落后,主要还停留在帮助国营厂纾困解难上。</p>

这次招商洽谈大会,市里推荐的引资、合资项目,除了嘉乐等极个别的,都是以国营厂的项目为主。</p>

产业集群、链式布局等等,听都没有听说过,理解都有困难。</p>

东洲优势的地方产业有哪些,都有哪些显著的特点,绝大部分工作人员都睁眼一抹黑。</p>

以国营厂为主的企业参会代表,大多数又都是年纪一把、大腹便便。</p>

不要说对经济形势发展缺乏足够深度的认知了,他们对各自企业的生产管理以及这次涉及的合作项目都没有几人做到熟稔于心,对引资对象的调查了解也都浮于表面。</p>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就是香港投资洽谈团的成员,在香港日常都以粤语、英语交流,普通话普遍都很蹩脚,双方交流存在困难。</p>

市里是有考虑到这种情况,还专门安排了几名“精通”英语的工作人员参加接待工作组,但这些人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口语水平非常有限,甚至有时候帮着翻译,比双方直接用普通话比划着沟通还要痛苦、别扭。</p>

这也是早期一些地区在招商工作上很容易忽视的问题。</p>

香港投资洽谈团昨天下午才抵达,晚宴前也仅仅是分组进行简单的介绍,大家都还比较拘束——拘束的结果就是大家的话都很少,安排的翻译能勉强应付,介绍嘉宾及一些项目的情况,也都是读稿子、照本宣科。</p>

晚宴上,主桌又有沈君鹏这些精通英语口语的人亲自帮着翻译沟通,萧良坐的那一桌,朱玮兴普通话还算可以,孙仰军也能简单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也没有谁注意到语言交流的问题。</p>

萧良是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只是他之前犯不着去提醒具体负责这次工作的乐建勇、袁唯山他们。</p>

在前往开发区的大巴车上,同车的香港投资商代表都在抱怨上午政策宣讲听得太费力,甚至大部分人都压根什么都没有听懂,只是出于礼节,在会场生熬了两个小时,非常的痛苦。</p>

听好几名香港投资商在大巴车上拿粤语抱怨了好一会儿,萧良才慢腾腾的走到车头,拿东洲话跟李博、阳旭辉说道:“这次招商引资,市里的工作组忽视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啊,再这么搞下去,恐怕真要出大篓子。”</p>

“什么问题?”李博问道。</p>

阳旭辉看了萧良一眼,心想再大的篓子,还能比你昨天夜里捅的大?</p>

“徐荣,你跟香港客人用英语交流,还算轻松吧?用东洲话跟我们说,不要用普通话。”萧良问后一排跟他哥同座的徐荣。</p>

“我,我….…”徐荣有些结结巴巴起来。</p>

他是县工业局为数不多的名牌大学生,刚工作才两年,自以为在学校里英语成绩还相当不错,这次参与接待工作请缨兼了翻译上的一些工作,但昨天参与交流,叫他信心有些崩溃。</p>

好在昨天狮山分组有孙仰军、有沈君鹏,朱玮兴等人又能用普通话交流,因此他的“翻泽”工作没有出什么篓子,看上去还圆满完成了。</p>

然而萧良现在直接问出来,阳旭辉、李博都盯过来,徐荣哪里还敢继续糊弄?一时间结结巴巴说不出话。</p>

阳旭辉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跟后面的香港客人比划着了解上午招商政策宣讲的情况。</p>

听着香港客人一边比划着,一边拿蹩脚的普通话反应问题,阳旭辉也没有犹豫,就直接拿手提电话,跟坐小车的领导工作组长乐建勇联系,先让开发区这边紧急从开发区不多的几家外资企业里,先借调两三名精通英语的中方管理,负责下午参观活动的现场讲解。</p>

(/30044/30044797/1127635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