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源而言,这样的生活与前世的大学生活倒有几分相似。</p>
“你在看什么?”</p>
赵源走进略显闷热的屋子里,拿来架子上的方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抬头便看到了高从哲正兴致勃勃地捧着一本书在看。</p>
高从哲嘿嘿一笑,将手中的书籍摇了摇,让赵源看了看封面,道:“这是魏良图的《圣武记》,读起来倒也不错。”</p>
这本书听上去像是后世的一本三流网络小说,可是在这个年代却是一本正儿八经的专题性史书,由大名鼎鼎的魏源所著,而此人所著的另一本书则名气更大一些,那就是《海国图志》。</p>
赵源也看过《圣武记》,里面主要记载了清王朝建立至道咣年间的军事历史,其中还有许多作者对相关军事问题的论述,属于相对专业的一本书。</p>
赵源点了点头,随口问道:“不知他的《海国图志》,你看过没?”</p>
高从哲茫然地摇了摇头,道:“据说此书多述夷情,我没有看过。”</p>
赵源也不以为意,这个年代里大部分读书人就是这副德行,尽管大青国在战场上被他们看不上的夷人痛揍一顿,可是在他们看来,这些西方夷人只是热衷于‘奇技淫巧’,依然是不读圣贤书的夷类。</p>
高从哲放下了手中的书,道:“对了,杨黼香刚刚来过,他好像有事情找你。”</p>
赵源点了点头,简单收拾了一番,便去了杨黼香所在的院子。</p>
当他刚刚走到院子门口的时候,便听到里面传来的一阵爽朗笑声,只是从声音听上去分不清是谁。</p>
等赵源走进了院子里时,除了康以泰以外,还看到了另外一个相对陌生的中年男子。</p>
杨黼香见到赵源进来,便笑道:“来,秀山,这位可是咱们大名鼎鼎的学长,也是咱们的老乡,玉生先生。”</p>
赵源过往也是有一个字,唤作秀山,只是尚未及冠,字号也就没有确定下来,只是朋友们之间多用这个称呼。</p>
赵源听到这里,一下子就想起来,笑道:“没想到今日能见到玉生先生,实在是晚辈三生有幸。”</p>
这一位玉生先生本名谭莹,也是广右番禺县人,字兆仁,号玉生,自幼便博览群书,且天资聪颖,强记过人。十分擅长诗文词赋,深受两广总督阮元的赏识,在广右省的才名非常高,不过此人举业不算顺利,直到去年才得中举人。</p>
谭莹笑道:“看来咱们广右番禺人才众多,有了一个杨黼香,又来了一个赵秀山。”</p>
“玉生,你可别忘记还要再加上我陈兰甫呢。”</p>
说话的功夫,却是陈澧也到了。</p>
(/78550/78550744/1148432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