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治北疆诸良策已定,岁末初各圣旨分发(2 / 2)

哪怕一件事还没有发生,但是秦宇也可以见微知著地提前预判到一件事大概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并且又会带来什么影响,而他们又应该做什么防范准备。</p>

这就相当于是开了一个前知挂,直接让大明少走了无数弯路、错路,一直往正确的道路方向前进。</p>

这也是为何这些年大明能够迅速恢复,并且发展的那么快的重要原因之一。</p>

秦宇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有关于北疆草原以及北疆草原诸部的治理建议,他从早上说到了下午,该说的也都基本说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朱元璋和一众朝中大臣如何去进一步商讨、完善落实与之相关的计划政策了,而这就与他无关了。</p>

想到这里,秦宇看向朱元璋,“陛下,有关于北疆草原的价值,以及如何削弱北疆草原诸部的想法建议,我都已经说完了。”</p>

“不知今日这一番话语,可能够抵得上陛下借调给我的那些钦天监博士、工匠等官吏?”</p>

听到这话,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过之无不及也!”</p>

“随后秦先生还需要借调什么官吏工匠,尽管和咱说,能借调给你的,咱都一定借调给你!”</p>

用区区百八十个官吏工匠换来秦宇这一番谏言,在朱元璋看来简直就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他巴不得这样的买卖能够再多来几次,反正他的官吏工匠多得很!</p>

……</p>

在秦宇给朱元璋等人讲完北疆之地,以及北疆草原诸部的治理之法之后,天下各地的‘义务教育之基础读书识字考核’也在耗时一个多月后,相继走到了尾声。</p>

时间在悄无声息中流逝,很快便来到了洪武十六年底。</p>

这一日。</p>

辽东,金州知州府衙。</p>

“太子殿下,陛下有旨!”</p>

从应天府赶来内侍先是一丝不苟地给太子朱标施了一礼,而后恭敬开口,“皇帝诏曰,接到圣旨后,速速回京,你娘亲想你们了!”</p>

自从前些年的《天人感应大辩论》结束之后,朱元璋思虑再三,最后直接将“奉天承运”四个字给去掉了,只留下“皇帝诏曰“四个字。</p>

所以现在朱元璋的圣旨都是直接以“皇帝诏曰”为开头。</p>

朱标听到朱元璋简单直白的话语,立即躬身。</p>

“儿臣接旨!”</p>

(/97087/97087283/11508580.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