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原本就打算如此解决的朱棡,面对如此询问,自然笑着回应,“本该如此。”</p>
茹卿,将于南方各省,分别建立两所四年制大学,以及在各省的州、府同样建立十所隶属于朝廷的官方重点高学。”</p>
“以及在北方各省,同样分别建立两所四年制大学、四所三年制大学,以及在各省的州、府同样建立三十所隶属于朝廷的官方重点高学之事,纳入到大明接下来的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p>
“同时将南方各省再兴建四所三年制大学,以及在各省的州、府再建立二十所隶属于朝廷的官方重点高学之事,也纳入大明第二个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中。”“在此期间,如果南方士子、学子觉得自己省内的高学、大学录取困难的话。”</p>
“那么他们同样也可以考虑选择是否迁移籍贯到北方,成为北方士子、学子,然后报名北方各省的高学、大学。”</p>
听到朱棡的安排,茹太素松了口气,他还担心朱棡也会将南北方各省兴建高学、大学之事,同样挤着安排要求在这两年内完成呢。</p>
若真是如此,最后户部能不能顾及得过来,还真不好说。</p>
毕竟这两年户部要安排、落实、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p>
现在有两年时间作为缓冲期,待到大明第二个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开始,再去执行南北方各省兴建高学、大学之事的话,户部也会从容许多。</p>
想到这里,茹太素当即出列,拱手回答,“臣,遵旨!”</p>
宋濂同样拱手拜谢,“天恩浩荡,臣代天下士子、学子,谢陛下、诸殿下怜悯天下士子、学子求学之心!”</p>
余下一众南北方文臣,皆是齐齐拜谢。</p>
“天恩浩荡,谢陛下、诸殿下怜悯天下士子、学子求学之心……”</p>
待到一众文臣的恭维之声停下之后,朱棡朗声一笑,“既然诸卿对此无有异议,那么过后诸卿回去商讨一番,确定一下第一批各省、州、府的高学、大学应当具体建于何处!”</p>
“具体地点确定出来之后,呈递上来,父皇与孤等阅览一番,如无问题,便收置户部,纳入大明第二个未来五年发展规划!”</p>
朱棡这话一出,原本已经消下了火气的一众文臣,当即眼中又在燃烧起熊熊斗志。</p>
毕竟大明南北方各省、府、州全部加起来可是有数百个,而第一批兴建的高学、大学数量不过是几十所罢了。</p>
他们自然是希望自己出身的州府,能够获得兴建一座高学或者大学的名额。</p>
这样他们有朝一日荣归故里,他们也能够说自己在朝堂上为自己家乡做了好事,谋了福利。</p>
而这就要靠他们代表各自的州府去争了。</p>
随后,朱标也是继续主持推进下一项国事议程。</p>
时间悄无声息的流逝,洪武十四年开年大朝会逐渐落下帷幕。</p>
……</p>
洪武十四年,六月中旬。</p>
这一日,秦宇坐在兴建不久的兴华教育学院,院长办公室内。</p>
秦宇坐在院长办公桌前面,而已经从锦衣卫千户转职成为了他左右两大秘书的锦衣卫千户裴元奎,捧着一叠文档,站在他面前。</p>
“截至目前为止,统计出有多少秀才前来京城领取‘教化天下’的任务了吗?”</p>
面对秦宇的询问,裴元奎立即打开自己手上的文档记录看了看,而后恭敬回答,“截至昨日为止,目前已经有六千五百六十七名秀才赶到了京城,并且在兴华教育学院这里签名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