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章 李刚家(2 / 2)

李家村的日子也是全县最好的!</p>

这天杨秘书来电话让李有才去一趟县政府,大哥找他</p>

找他干啥,又馋了?</p>

胡思乱想的到了县长办公室</p>

“大哥,找我干啥”这几年几个忘年交的关系已经非常融洽了,他直接摆烂在沙发上</p>

孙县长无奈的看了看他,年纪轻轻一点形象不讲</p>

“现在有响应国家上山下乡政策的知识青年要过来了,你鬼主意多,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按照正常做法就是分到各生产队</p>

但是一群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孩子,啥也不会,就凭一腔热血,去乡下不是添麻烦吗!乡下的日子也不好过,哪有粮食养活他们</p>

开了几天的会,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再有一个星期,人就快到了</p>

现在下乡的还不多,大多数还是自愿的原则,一些城里找不到工作的,街道就会动员去下乡。再过几年高考停止,那就是没有工作全部都要下乡。</p>

李有才没想到这么早就有来下乡的了,想想过几年,成批成批的年轻人会过来,到时候安排起来更头疼</p>

“大哥,你不总喊没人开荒吗!这不是来了吗!”他给孙县长飞了个眼</p>

孙县长也没理他那不正经的样子,“那些都是帮忙建设的,弄去开荒合适吗!”</p>

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开始盘算了,送去开荒两全其美,让他们自己开出来的地按比例留出口粮,解决了粮食问题,又开荒了,这主意真是太好了</p>

李有才看他那盘算的样子,还跟他打官腔。</p>

“西边那几千亩荒地,正经要用不少人呢!盖两间大通铺的房子,男一间,女一间,在盖一排单人宿舍,出租!你懂吧”李有才继续出着主意</p>

孙县长瞬间就明白了,城里的孩子都爱攀比,条件也都不差,这房子还能赚他们一笔,这主意太损了!不过深得他心</p>

“也不用盖太多吧!万一以后没有了呢!”孙县长怕就这一批,盖多了租不出去</p>

李有才拿起桌上烟,抽了一根“大哥,你们县都是待业青年?全国多少?哪有那么多岗位啊,只会越来越多的”</p>

孙县长想了想,确实是,建国以来,城镇人口激增,确实是安排不了。可能下乡就是信号,是未来的大趋势!</p>

“你这个主意出的好,给你记功!”孙县长又用嘴忽悠他了!给他记功有个屁用,他也不是政府单位的</p>

李有才白了一眼,一点实际的都没有。</p>

说完正事,他就被打发出去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用完就丢!下次再也不来了,气哼哼的回了厂里,继续当咸鱼。</p>

孙县长那边很快也召集了会议,杨秘书把李有才建议的安置方法说了出来,让大家讨论</p>

有很多人不同意,觉得人家是来帮建设的,怎么能去开荒呢</p>

杨秘书直接问他,你家孩子多大了,在家都会干什么?要是送到农村去能帮上什么忙?会建设什么?农村有什么需要他们建设的?能分清楚草和苗吗?能给农作物增产吗?能研究出高产的种子吗?</p>

一顿输出后,提出质疑的也都不敢说话了。别说杨秘书说的那些了,连生活做饭都不会</p>

孙县长就看着杨秘书跟他们唇枪舌战,自己坐在那里不发表意见</p>

最后一把手书记拍板,以后知青安排的事情交给杨秘书全权负责</p>

孙县长暗骂一声老狐狸,这得罪人的事,全推到他身上了!</p>

(/95860/95860769/18073745.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