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表明太子更重视的是战死的英烈身后事。</p>
去年冬天与薛延陀开战,战死将士首次以英烈的身份,覆盖国旗统一埋葬在英烈陵园。</p>
这是开天辟地,前所未有的做法。</p>
实际也得到很好的正面反馈,此次出征讨伐薛延陀的将士,得知死后殊荣,士气战力直接上了无数个档次,打的薛延陀丢盔弃甲。</p>
但不管如何,死后殊荣是一点,英烈的家属遗孀,也要照顾到的。</p>
这样双管齐下,荣誉与实际结合,将士们才会更加勇猛作战,保家卫国。</p>
正常来说,钱财抚恤是最常用的办法。</p>
有军职爵位的,还有其他蒙荫一说。</p>
这些房玄龄都知道,但他学聪明了。</p>
他不说了。</p>
太子这么问,肯定是有他的想法。</p>
果不其然。</p>
大家都没有开口,就等着太子发话呢。</p>
“孤以为,活着的将士立功受赏,那么战死的英烈家属遗孀,我们更应该要重点照顾。”</p>
“当奏请陛下,凡战死英烈,其家属遗孀,皆享受英烈之家的优待,税赋皆免,有子朝廷供其上学读书,子长可入伍,可入官府为吏,由当地官府安排。”</p>
“此外,敬送英烈之家牌匾,以彰显其家,受邻里乡亲瞻敬,逢年过节,当地官府当提米肉慰问。”</p>
“如此,我大唐不寒为国将士之心,足慰英烈在天之灵。”</p>
李承乾目光闪烁,语气掷地有声。</p>
荣誉,物质,通通都给大唐将士安排上。</p>
朝廷如此优待抚恤他们,将士们对朝廷对天子还不得感恩戴德,保家卫国之心熊熊燃烧啊。</p>
死对他们来说,都不可怕了。</p>
死得其所,死而无憾。</p>
“殿下。”</p>
高士廉有点犹疑,道:“臣对殿下提议,自是赞同,深以为然。”</p>
“朝廷如此行事,将士们必定感念天子,朝廷恩德。”</p>
“但……。”</p>
他想了想,还是说道:“臣有一点疑虑。”</p>
“若照此施行,朝廷会有多大支出?”</p>
“税赋皆免,是一定时间……。”</p>
他话还没说完,李承乾就知道面临的是一个钱财问题。</p>
“申国公!”</p>
“你怕是忽略了一个问题。”</p>
李承乾微微俯身,道:“灭掉薛延陀,大军难道一无所获,朝廷没有上交的薛延陀财物?”</p>
“这些钱财,拿出来十分之一,就能安顿好了吧?”</p>
“别说还有那么多牛羊马等牲口。”</p>
“十五万将士,一人分三头都绰绰有余。”</p>
“哦……。”</p>
他语气突然一变,道:“我想起来了。”</p>
在桌案上的一堆奏本中翻找,很快三道奏本找了出来。</p>
“一道是英国公上的,说是底下将士不守军纪,贪敛钱财,私藏宝物。”</p>
“一道是卢国公与莒国公上的,说英国公约束不严,将士们视军纪无物,肆意滥为。”</p>
“这最后一道,是江夏王李道宗所上,也是同一件事。”</p>
李承乾目光一扫而过,道:“诸公,英国公说是请朝廷从轻发落。”</p>
“卢国公也是求情,功过相抵,莒国公说严惩不贷。”</p>
“江夏王只说了事实。”</p>
他淡淡的说道:“你们觉得,对此事该怎么处理?”</p>
闻言。</p>
众人都沉默。</p>
其实除了尚书省外,其他人并没有看过的。</p>
魏征站出来,道:“殿下,臣以为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p>
长孙无忌道:“大军到底才立了新功,执行军法的话,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了?”</p>
“军法无情。”</p>
魏征道:“管不得那么多了,之前侯君集就因此问罪,这一次李绩再犯不能一视同仁,如何服众?”</p>
房玄龄道:“是否让英国公先严令将士交出私藏财物,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拒不悔改者,以军法论处。”</p>
刘洎等人一直都没有开口,毕竟没有涉及到他们要管的事情。</p>
听到房玄龄的建议,也不由点头。</p>
这是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p>
毕竟将士们打了大胜仗,手脚不干净点,却被砍了脑袋。</p>
怎么也说不过去不是。</p>
这些事,心照不宣的,只要不被发现,都是睁一只闭一只眼的。</p>
但这次莒国公与新军在,情况就截然不同了。</p>
李绩就算不想知道,唐俭与新军必定会看不顺眼的。</p>
与他们指导的思想违背,怎么能善罢甘休。</p>
“他们贪了藏了,以公肥私,损人利己,损害朝廷国家利益,朝廷还有钱抚恤战死的英烈?”</p>
李承乾冷声道:“孤就一个态度,杀一儆百。”</p>
“不杀如何严明军法森严?”</p>
“不杀如何对得起死去的英烈?”</p>
“写建议,呈请陛下决断吧。”</p>
他将奏本放下,长孙冲上来,将奏本放到房玄龄与高士廉这里。</p>
“你写你们的,顺带着把孤的态度也附上。”</p>
(/28396/28396658/15033498.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