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愿赋诗一首,赠别杨先生。”</p>
“好。”</p>
李易的小插曲过后,回归正轨,但没有人在弹琴送别。</p>
有李易在前面,谁还敢弹琴,谁弹谁就是小丑。</p>
于是纷纷开始吟诗作赋,以他们的水平,大多都是词藻堆积,无病呻吟,强行凑在一起。</p>
真正有点水平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还中规中矩,有点样子。</p>
但杨文瑞都给予肯定的评价,以鼓励为主。</p>
姜紫涵用手指戳了戳李轩的腰。</p>
“干嘛?”李轩打了一个寒颤。</p>
“你不是挺喜欢作诗的吗,上啊,小易刚才多威风,你是他哥,怎么着也得表现一下,你说是不是,小易。”</p>
李轩:“......”</p>
不想说话,好诗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吗。</p>
而且,我为什么要跟李易比,那是能比的吗?</p>
“那你作为杨先生的学生,何不吟诗一首送别呢。”</p>
姜紫涵:“......”</p>
一脸不高兴的瞥了李轩一眼,生气了,哄不好的那种。</p>
“你也知道,我只上过杨先生几节课,而且学不好。”</p>
姜紫涵属于,一上课就睡觉,和儒道八竿子打不着,修炼天赋倒是不错。</p>
“好诗,颇有诗才,且努力学习。”</p>
“学生谨记老师教诲。”</p>
杨文瑞颔首,听着他们水平参差不齐的诗,微笑点头就对了。</p>
李易对他们的评价是:</p>
远看是先生,近看是先生。先生走过来,真TM是先生。</p>
半晌过后,基本上走过一轮了。</p>
“可还有人愿意赋诗?”</p>
本还有人跃跃欲试,可刚要走出去,又退回去了,想法不成熟,再继续想想。</p>
看着众人欲言又止的样子,杨文瑞笑了笑,本想说到此为止,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p>
“我有一首诗送给杨先生。”</p>
众人目光都看向李易,又是这小子。</p>
“你还会写诗?”惊讶道。</p>
会弹琴也就算了,还会写诗,这小家伙要逆天啊。</p>
相比于怀疑,更多的是好奇。</p>
李易摇头道:“不会,第一次,有感而发。”</p>
第一次?有感而发?</p>
听到这句话,松了一口气,要是再像琴艺那般,那他们都可以回炉重造了,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p>
小孩子会什么诗,更何况是第一次,能读通顺就不错了。</p>
“好,那你开始吧。”杨文瑞笑着摸了摸胡须,愿闻其详,很喜欢李易,期待李易能写出什么事来。</p>
处女作,以后的黑历史啊。</p>
全场的目光再次焦聚在李易身上,李易挺起胸膛,双手背在身后,一副小大人的样子。</p>
儒圣之姿展现,逼格拉满。</p>
装逼嘛,那当然是越牛逼越好。</p>
“这是......”</p>
此时此刻的李易让他们模糊之中有种,好似看见了儒圣,莫不是儒圣转世!?</p>
又惊讶又激动,差点没跪在地上,磕两个响头。</p>
此等风范,别提学子们了,就连杨文瑞都想要膜拜一二。</p>
收回思绪,奇怪,为何会对一个两岁孩子有这样的错觉,竟然差点以为李易是心目中的儒圣。</p>
李易缓缓开口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p>
杨文瑞细细咀嚼这两句诗,不错,简短两句却比先前那些学子的诗,总体都要好。</p>
画面感扑面而来,脑海中不自觉浮现诗中的画面,所用的词也很好,恰到好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