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百姓不识字?我们会让他们听(2 / 2)

谁让他跟太子的关系,要亲近一层呢。</p>

关系越近,才能更好办事。</p>

“不要妄自菲薄,江南,剑南,都在大唐治下,两地人才辈出,为国育才,也是多亏尔等。”</p>

“在孤看来,是有功劳的。”</p>

“该当的。”</p>

李承乾几句话,就让两地士族代表,心头振奋万分。</p>

没想到,他们在太子心目中是如此看待的。</p>

“殿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p>

萧瑀适时说道。</p>

他必须要问,也不得不不问。</p>

不问。</p>

大家伙心里都不安心。</p>

“但讲无妨。”李承乾笑道:“在场都是自己人,没什么话不能说的。”</p>

“臣担心殿下!”</p>

萧瑀道:“长安的一些事情,臣听说了。”</p>

“山东士族在四处奔走,想要挽回太子心意。”</p>

其实并不用掩饰什么,在场的人几乎都心知肚明。</p>

太子接见他们,会引来什么风波,现在已经开始了。</p>

他们是能承受点压力。</p>

但更多的压力还是在太子这边。</p>

萧瑀担心的是,太子这么做,会遭受什么样的指摘与攻讦。</p>

既然要靠拢太子,得到太子的支持。</p>

那么他们必然不想看到太子的名声与威仪,受到任何的损害。</p>

李承乾轻笑,不以为意道:“刚才让你们看的印刷术,无疑是要比抄录的效率更高。”</p>

“朝中有邸报,抄录朝廷政令,官员任免,军事动向等传递给群臣阅览的。”</p>

“孤觉得,这印刷术,可以用在邸报上,同样也能用在民间。”</p>

“孤准备成立一家报社,面相大唐百姓发行一种名为报纸的载体。”</p>

李承乾继续说道:“这报纸,可以刊登朝廷大事,国策言论等。”</p>

“让百姓能够闻知,上至朝廷大事,下至民间轶事等内容。”</p>

萧瑀震撼。</p>

他几乎一瞬间就想到了某些东西。</p>

“印刷术的工艺,你们派人来学习,在江南,剑南等地,也成立报社发行的嘛。”</p>

李承乾轻描淡写的一句话。</p>

几乎让萧瑀,陆敦信等人面色红润。</p>

他们当即想到,这报纸就是能与山东士族抗衡的存在。</p>

太子要给他们使用、</p>

这是给的见面礼吗?</p>

李治也是微微瞪眼。</p>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啊。</p>

长孙冲好奇的说道:“殿下,百姓大多不识字,报纸刊登的文字,他们能看懂嘛?”</p>

“再者,这报纸价钱不低,百姓也不会掏这个钱吧。”</p>

李承乾不由一笑,“宋国公,你觉得呢?”</p>

萧瑀捻着胡须,晒然一笑,道:“家令不用担心,百姓不识字,但我们会让他们听到的。”</p>

“诸位说是吧?”</p>

陆敦信等人面带笑意点头。</p>

这能是什么问题?</p>

朝廷的政令传达,你当百姓是怎么知道的?</p>

不知不觉走出工坊,迎来来了一股寒风。</p>

李承乾紧了紧大氅,道:“格局放大一点,不要仅限于一地。”</p>

“剑南,江南是大唐治下,河东,河北,河南也是大唐的嘛。”</p>

发行报纸还不够。</p>

你们要往山东士族的地盘,骑脸输出他们。</p>

当江南士族的报纸,在山东各地传播的时候。</p>

那山东士族不跳脚才怪了。</p>

这也正是李承乾要的效果。</p>

一路大家都很愉快,回到殿内。</p>

李承乾突然问道:“孤听说你们多是吃海鲜。”</p>

“什么海中大鱼大虾等,皆是美味。”</p>

陆敦信急忙道:“殿下,这次还好是冬季时节,便于储存,臣回去后就立马派人送信,准备送来长安。”</p>

海鲜这东西。</p>

对长安来说,太过遥远了。</p>

还没送到,怕东西就在路上腐烂,成本也是极高。</p>

李世民不喜欢这样的奢侈浪费,大臣之中也多是没有去张口的。</p>

不过,李承乾却准备要带动这股风气。</p>

你他么的一个个的,把钱都埋在地窖里,与其留着陪葬,还不如拿出来带动大唐的经济,创造就业呢。</p>

李承乾敢保证,只要他这个皇太子喜欢,上行下效。</p>

必然会在长安城内带动一股吃海鲜的浪潮来。</p>

“临海近,好处就是多啊,能看海,见识到波澜壮阔的景象,让人的心胸也宽广,还能吃海鲜。”</p>

“孤羡煞啊。”</p>

李承乾一同感慨,众人微微一笑,长安有长安的好处,江南也有江南的优势。</p>

山高皇帝远嘛。</p>

“对了,江南的造船技术如何?”</p>

李承乾突然问道。</p>

萧瑀与陆敦信等人面面相觑,这并不在商讨的议题范围内啊。</p>

太子问这个干什么?</p>

“这个臣倒是不太了解。”</p>

陆敦信等人摇头,有点失算,竟是没准备这方面的内容。</p>

(/13275/13275946/1240343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