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p>
一九八七年的盛夏,十八岁的沈长江和十三岁的沈九州同学先后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p>
大宝报考的第一志愿是陕西师范大学,如愿以偿地被录取了,他自己十分满意。</p>
三宝收到的则是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也是他的第一志愿。</p>
因为喜讯都在意料之中,所以三宝本人并没有感到特别的惊喜,反倒是师部中学因为第一次有学生考上如此知名的大学,又是贴喜报,又是放广播,恨不得让全师的学生家长都知道这里出了个重点大学生。</p>
至于三宝为什么没选首都的大学,说起来还真有点宿命的味道。</p>
去年暑假,他们的小黄帽队伍又一次集体出行,去了沪市。</p>
因为卓云乔给罗刚家带了些土特产去,罗刚便给父母和兄弟姊妹分了一些,罗丽娜和文勇刚也就知道了有老乡来沪的消息。</p>
罗丽娜对卓云乔的印象一直不错,觉得她为人挺拎得清的,加上自家现在经济条件也很不错,便提出请他们吃顿饭聊表心意。</p>
文勇刚这个生意人忙归忙,能干也是真的能干,但在媳妇面前一向言听计从,立刻在锦江饭店订了桌。</p>
盛情难却之下,卓云乔和沈建华只好厚着脸皮,带着一大帮家人来到了锦江饭店。</p>
这次出来的人和上次去东海的人相比,孩子没什么变化,大人就是邓新翠换成了沈建设,沈建梅狠狠心,把一岁多的小儿子交给外婆,她陪着三个大孩子也一起出来了。</p>
云秀和林前进都已经毕业,俩人分配在省城的同一所中学当老师,暑假自然也能一起出来。</p>
大概是由于是主场的原因,罗丽娜看上去也不像以前在前进团场时那么清高了,生活富足、保养得当的她心情很好,对大家竟显得很热情。</p>
至于文勇刚,本来就是个北方汉子,性格直爽,和沈建华、李国俊、林前进以及沈建设都能谈得来。</p>
李国俊十分钦佩文勇刚,向他敬酒道:“文大哥,你可是咱们团最早敢于退职的人,而且真的干出了一番事业,我特别崇拜你!”</p>
“兄弟过奖了,”文勇刚一口干了杯中酒,“赶上咱们华国的好时候了,只要肯动脑筋,不偷懒,谁都能过上好日子。”</p>
卓云乔听了他这话,心说我咋不太相信呢?你和你媳妇要是没有一个是重生的,恐怕早就劳燕分飞了。</p>
大人们叙旧、唠嗑,孩子们自然也没闲着。</p>
卓悠然和林敏敏在学前班和文心欣是同过班的,她俩在宾馆时就听说今天请客的是文心欣的爸爸、妈妈,高兴得不得了,自己也可以见到老朋友了。</p>
咪咪虽然不认识文心欣,可是一看到她就亲热得不行,觉得这个姐姐不仅长得好看,皮肤白净,穿的衣服也特别好看,笑起来更好看,对她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p>
话说回来,和文心欣一比,来自大西北的这几个女孩子真的都不算白,也许是阳光灿烂,也许是春天秋天风大,反正一看就是健康的小麦肤色。</p>
而文心欣的白,是像瓷器一样的匀净细腻,真是如同剥了壳的鸡蛋似的,连卓云乔第一眼都看呆了,这堪比二十一世纪美颜相机的效果呀。</p>
文心欣也记得卓悠然和林敏敏这两个小妹妹,当初在学前班,她俩可是她忠实的小跟班,所以和她俩叽叽喳喳又说不完的话。</p>
卓悠然故意问文心欣:“姐姐,你猜我三哥开学该上几年级了?”</p>
“开学上初二呀,和我一样呗!”文心欣看了一眼学前班的同学沈三宝,还是和从前一样安静。</p>
卓悠然早就料到她会这么回答,用一种“我就知道你猜不到”的语气和表情说:“我三哥开学就该上高三了,和大哥一样,没想到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