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皱眉道:“真的没有?一次都没有吗?”</p>
宋濂仔细想了一遍,坚定的摇头:“没有,至少正史记载中没有。”</p>
“正史记载?什么意思?”老朱好奇追问。</p>
宋濂解释说道:“正史就是朝廷修编记录的史书。正如草民刚才所说,百姓起义对于朝廷当局来说是丑事,所以朝廷编的史书里面很少记录自己的丑事。”</p>
“可有道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世间的事只要发生过,就必然会留下痕迹。”</p>
“所以就有了民间野史的出现。民间野史就是百姓记录下来的一些大事件,当然了,也有些野史记录的是一些个人私事、或者奇闻轶事之类的,全凭记录人的个人喜好。”</p>
“因为这种记录不拘身份,只要是个识字之人就能写下来,甚至很多人的日记也被当做野史流传了下来,所以野史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记录人容易夸大、或者虚构一些事情。”</p>
“就像编造戏文一样,胡编乱造一些自己的故事进去。有些是为了美化自己,有些是为了丑化敌人,总之真实性也颇具争议。”</p>
“所以历代修史的官员大多鄙视野史,认为野史并不具有太多可信价值。”</p>
老朱头一次这么耐心听一个大儒讲课,而是还是头一次没有不耐烦。</p>
“哼,照你这么说,正史其实也没比野史强多少。正史避而不写自己的丑事,岂不也是在美化自身?”</p>
咳咳……您圣明!</p>
宋濂轻咳两声,没有开口,算是默认了。</p>
老朱再次问道:“那野史里有没有记录过,百姓起义失败而朝廷不杀的情况?哪怕一次呢?”</p>
这次宋濂终于不再摇头,而是坚定的点头说道:“有,而且很多。”</p>
“哦?很多?为什么?”老朱不明白。</p>
宋濂解释道:“按照陛下的问题,百姓起义之后朝廷没有派兵镇压。这种事在野史里面记录的时候有个名堂:交农反官!”</p>
老朱惊讶道:“交农反官?你仔细说说这个。”</p>
宋濂点头道:“对,就是交农反官。一般情况是这样的,朝廷每年朝百姓征税,无论是十税一、十税二,甚至是税三、税四,都有个章程。”</p>
“在朝廷看来是为了收税维持朝廷的运转开支。在百姓看来耕的是天子的田亩,交皇粮乃是天经地义。”</p>
“可当这个税负超过了百姓能承受的极限,比如十税四、十税五,甚至更多。百姓田里打出的粮食除去上缴的,留下的却不够活命。”</p>
“往往这时候百姓就要交农反官,说是zao反吧,又不能算,毕竟是为了一条生路才反抗的。说是起义吧也不像,因为他们并不打着推翻朝廷自立为王的旗号,而是以聚众的方式要求朝廷改变政策、降低赋税。”</p>
“这时候朝廷基本上并不派兵镇压,而是派人调查实际情况,然后跟百姓商量谈判,答应减免赋税。百姓一看能够活下来了,也就主动回乡耕田,不再闹事了。”</p>
“因为都是些拿着农具闹事的百姓,嘴里喊着交农不耕了,所以野史就给起了个名字叫做交农反官。”</p>
朱元璋听得十分认真,这可真是长了见识。自己小时候投身皇觉寺,长大了世道大乱,到处都是反贼和官兵,还真没遇到过交农反官的事,所以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方式的zao反。</p>
原以为但凡百姓聚在一起闹事,都是跟我们当年一样杀人抢地盘呢。</p>
“你刚才说交农反官这种事有很多,大概能有多少?”</p>
宋濂沉吟道:“数不胜数!不过大多数都集中在一个王朝的中后期,那时因为朝廷开支日益增进,朝廷缺了钱粮维系运转,不得已只能加重农税。”</p>
“陛下您是知道的,种地三年旱两年蝗、一涝一欠不算灾荒,十年能有一年好收成就要感谢老天开眼。所以很多地方是经不起朝廷随便加税的。所以到了王朝中后期,基本上每年都有局部地方闹着交农反官。”</p>
嘶……</p>
宋濂这句话好似一道闪电在老朱眼前滑过,此时老朱才终于明白昨天黄易那句话:好端端的百姓谁愿意反?还不是因为活不下去吗?反与不反,不是你一道禁令就能控制的。</p>
(/74097/74097222/41891336.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