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擦了擦湿漉漉的手,走了过来:“大嫂,怎么回事啊?”</p>
张氏气愤难当,当即骂道:“宋家那个丫头不安分得很,从正月里开始,就几次三番找玉芝,想跟她学认字。</p>
念在是同村的,我不想把事情闹得难看,委婉地提了提,让她不要再来找玉芝。</p>
她倒好,扭头就去撺掇你家玉兰,让你家玉兰来跟玉芝学。哼,我倒要去宋家问问,他们家是怎么教女孩的!”</p>
陈氏眸光闪了闪,笑道:“认字而已,怎么就扯到宋家教女了?”</p>
“女儿说了个好人家,张氏自觉挺直了腰杆,对陈氏这个妯娌也不像以往那么客气:“你是真傻还是假傻,谁人不知何家看中的,就是我们玉芝识字,她这巴巴的想要学认字,安的什么心还用说吗?</p>
元宵那晚回来,玉芝就跟我说大丫给她送了支木簪,我还只当她是想讨好我们玉芝,以后有机会接触何公子,给何公子做妾,没想到她野心那么大,竟然想取代玉芝!”</p>
陈氏变了脸色,“大嫂,没凭没据的事,你可不能乱说,女孩子的清誉大于天。”</p>
“清誉?哼,她不要脸,我还为她的清誉考虑什么。”</p>
说着,张氏拉开徐玉兰,就欲去宋家闹。</p>
陈氏连忙上前拉住她,放缓语气:“大嫂,这事儿恐怕是你想多了,大丫也算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不说我们杏花村,就是附近十里八村,也再没有比她更懂事听话的,她不是那样的人。</p>
再者,她才多大呀,刚满10岁的小女孩,哪会想那么多,恐怕就是元宵那晚,猜灯谜闹的。”</p>
一旁的徐玉兰猛点头,委屈道:“我们就是想以后也能猜灯谜赢灯笼,刚才我就跟她们解释了,她们不听。”</p>
张氏没理会徐玉兰,只对陈氏冷笑不已:“弟妹,你也是苦过来的,你敢说你10岁时,没想过未来的亲事?”</p>
陈氏就沉默了,女孩嫁人犹如二次投胎,特别是她们这些穷苦人家的女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