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2 / 2)

王绾一脸苦笑:“公子,去年丝绸之劫,便是不少家庭家破人亡啊。”</p>

大秦律法严苛细密,从婚丧嫁娶到民间纠纷一应俱全,而关于民间借贷的律法,也有相应的记录。</p>

其内容,便只涉及到欠债还钱之类,却没有约定相关的利率。</p>

任谁能想到,十几年前,大秦的民间借贷,还局限于粮食之上,这才多少年过去,其借贷的范围已经牵涉到了钱银上。</p>

而且还是大笔的钱银。</p>

这里的相关律法,还是旧时律法,那些个百姓世家,想要扩大生意规模,采买更多的货物,必然要去大规模举债。</p>

若是认识士绅豪族,借点钱不在话下,可那些个没关系之人,便只能另想办法。</p>

而那些犹大人,便闻着味,在大秦又东山再起起来。</p>

三个月内,便要归还一成的利息,看似划算,实际上,这一个月便要规划1/10的利息。</p>

相当于年化利率120%。</p>

比之一年规划所要付出的利息还要高。</p>

而这些借钱之人,本就是要押货运往西方各国销售,卖完货后,断不可能空车返回,定然要在罗马采购足够的香料,再回大秦销售。</p>

光是在路上的行程,便需要年许左右,就算到了地方就能卖完,也超过了半年时间。</p>

等于说,找犹大人借钱,利息最低都超过了年化利率百分之百,这不是高利贷是什么?</p>

子婴不禁疑惑道:“这么高的利息,各地衙门是如何判的?”</p>

“还能怎么判,白纸黑字签字画押,既然借了钱,自然要还。”王绾叹息着摇了摇头:“陛下给全国的百姓分了田地,无力偿还着便只得变卖田地,沦为他人佃农,泗水郡有一户还不起钱,便举家自焚了……”</p>

“自焚?为何会被逼到如此地步?眼下我大秦还能饿死人吗?”子婴颇为不解。</p>

(/51400/51400694/10376854.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