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孔子的二十世孙。</p>
也是当代孔家的家主。</p>
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孝子,王骁读书的时候还曾经学过孔融让梨这篇文章呢。</p>
不过在这个时代,孔融最出名的应该还是一门争义这件事。</p>
灵帝时期,十常侍的权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强。</p>
名士张俭就得罪了十常侍之中的侯览,秘密下令让州郡捉拿张俭。</p>
当时张俭与孔融的兄长孔褒是好友,所以就去投奔孔褒了,但当时孔褒并不在家,接待张俭的是孔融。</p>
本来张俭见孔融年幼,孔褒又不在家就打算离开的。</p>
但是孔融却主动将他给留了下来,后来州郡的人员知道了这件事,但国相以下几乎所有人都在为他们隐瞒,直到后来实在是瞒不住了。</p>
只能暗中通知张俭逃跑,但张俭是逃走了,可是孔褒和孔融却被抓起来了。</p>
在审问他们的时候,孔融说收留张俭的是他,所有罪名应该是他承担。</p>
孔褒却说张俭是来投奔自己的,尽管自己并不在家,但这个罪名也应该是由自己承担才对。</p>
眼见二人都争相说自己有罪,无奈之下审问的官员只能找上他们的母亲,问问看她是什么意见?</p>
其实也就是让她做出决定,留下哪一个?</p>
但是他们母亲的回答,更加让这些官员头疼。</p>
家里的事情理当由大人负责,我是母亲,所以罪名在我。</p>
一家三口都在抢着承担罪名,最后这件事只能上报给朝廷,最终由朝廷作出决定,孔褒获罪,而孔融与他母亲无罪。</p>
孔融也因为这件事而名声大噪。</p>
相比之下现代更加让人所熟知的让梨,反而是几乎没人在意。</p>
……</p>
“孔融,又来一个茅坑里的石头啊!”</p>
此刻王骁正在前往迎接孔融的路上。</p>
对于这个孔融,王骁知道的并不多,但是有一点王骁很清楚。</p>
这家伙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p>
历史上孔融就因为多次正面反对曹操,并且在私下散播一些不利于曹操的言论,比如说高祖曾言异姓不得封王,京师重地千里之内,不得封侯。</p>
这些每一条,每一件都是在针对曹操。</p>
因此曹操对孔融其实相当的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p>
只不过是因为孔融名气太大,一时半会不能动他。</p>
所以就这样忍过来了,但背地里一直都在搜集孔融的黑料。</p>
直到最后曹操拿着一堆所谓的证据,用不孝的罪名将孔融给处死了。</p>
记得在这个时候,还贡献了一个典故。</p>
孔融在面对曹操派来处死他的使者时,曾请求留下自己的两个孩子,他们年纪还太小了。</p>
但使者给出的回答却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p>
因此孔融一家都被株连而死。</p>
不过也有这句话是孔融的两个孩子说的。</p>
具体真相如何这就无从知晓了。</p>
反正王骁是不打算,让这个典故出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