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群臣震惊,妙计啊(1 / 2)

话说到这,下面那些官员也基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p>

原来陛下是为了这件事要召开朝会,仔细想来,貌似也确实是一件重要之事。</p>

如此一来,下面的那些官员们就各自动起了心思。</p>

首先是武官们,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p>

要是讨论这种事的话,那就和他们没多大关系。</p>

反正又不是说去征讨突厥的事情,他们即便是想说也插不上嘴,无外乎就是站在那听听罢了。</p>

就连那些勋爵贵族都摆出一副优哉游哉的态度,得,今天也没他们什么事,纯粹就是来凑数的。</p>

剩下的那些文官老爷们,就开始仔细盘算了起来,赶紧去想点子,说不定待会陛下要点名让他们说呢?</p>

然而李世民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p>

“本来这件事呢,朕是准备召集文武百官一起商量的。”</p>

“可昨日吏部侍郎虞世南,联合尚书台的主事林安一起上了一份奏折,具体说的就是如何才能挽留人才,妥善安置。”</p>

“所以,把你们叫来,就是为了商讨一下这份奏折上的内容,能否实施下去。”</p>

就这几句话,彻底让在场的人懵了。</p>

虞世南他们是知道的,可这个林安是谁?</p>

在场的这些高官,基本上没有一个是从底层爬上来的,都是凭着自己家的资源直接跳上来的。</p>

甭说是八品了,就算是七品,六品的官他们都很少打交道。</p>

不要以为这样说很夸张,事实上在历朝历代开国之初,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p>

比如说前朝的官员,能留下来的基本都是有能力的高官。</p>

还有跟随皇帝打江山的功臣,只要一赏,起步都是五品官。</p>

更不用说基层的官员频繁调动,一个官员一年之内挪三四个位置都是正常的。</p>

除了某些部门的特殊官员之外,基本上不会有人在乎这些七八品的小官。</p>

因此,当李世民提到林安这个名字的时候,除了长孙无忌等人,以及当初参与了批阅试卷的官员之外,其他人都是一脸茫然。</p>

这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和虞世南一起上奏章?</p>

那份奏折里,又写了些什么呢?</p>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李世民的身上。</p>

全都在等着李世民继续往下说,看看这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究竟因何才能让天子点名来参加小朝会。</p>

看着众人充满好奇的目光,李世民冲着手下人摆摆手。</p>

随后,一名太监立刻拿出虞世南递上来的那份折子就开始读了起来。</p>

很快,奏折上的内容就清晰的传到了每一位大臣的耳朵里。</p>

文官们竖起耳朵仔细聆听,武官和功勋贵族们则是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p>

一开始的时候,奏折里的内容还都是一些偏向于理论性的东西,虽说是合情合理,却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p>

可当那太监读到后半段的时候,在场官员的脸色,全都变了。</p>

后半段,基本上都在阐述重开国子监的可行性,以及因此带来的好处。</p>

当时李世民在读这份奏折的时候,是先平静,后震惊,再到大彻大悟。</p>

就是这个重开国子监,吸收上中下三层人才为国效力的提议,把李世民和众官员给震惊到了。</p>

此举,不仅能帮助朝廷留住人才,更能笼络天下文人之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