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擦了擦冷汗,“臣也是依着祖训……”</p>
“今日殿试,无御史用武之地,回去歇着吧。”龙椅上的君王开口。</p>
御史脚一软,“君上……”</p>
文相轻咳一声,“御史大人今日染了些风寒,还是早些回去歇息的好,君上这是体谅御史啊。”</p>
御史:……</p>
再不走,真被君上罢了官,可无人为你求情了。</p>
文相给御史使了个眼色。</p>
君上显然现在不想见到御史。</p>
赶紧走吧。</p>
回家睡觉去。</p>
领着俸禄睡觉,多美的事啊。</p>
别整天揪着宫规那套不放。</p>
“臣谢君上体谅。”御史灰溜溜的离开。</p>
大殿上安静下来。</p>
唐时锦说,“本宫并非日日都来,上朝天没亮就要爬起来,我在凤仪宫多睡会儿不好吗,今天来,只因君上昨夜说,这届考生的文章写的很是出彩,所以才带我来看看,大人们多担待。”</p>
大臣们异口同声,“臣等不敢。”</p>
“昨日的文卷,考生杜君修,唐文,蔡谨城三人文章旗鼓相当,不相上下,朕一时难以抉择,所以想让你们再考一次。”</p>
文相等人闻言,愣住了。</p>
君上昨日不是评好了一二三名吗?</p>
怎么今日又说要重考一次?</p>
文相当即意识到,君上这么说,必然有他的道理。</p>
“老臣也觉得三人文章都好,一时难分高下,老臣附议君上再考一次的提议。”</p>
文相第一个表态。</p>
余下的大臣们,自然不会打君上和文相的脸,于是纷纷附议。</p>
唐时锦目光</p>
落在下面几位考生身上。</p>
视线与杜君修对上,后者竟像是羞涩般垂头避开,“学生愿听君上的安排。”</p>
唐文对着阿姐笑了笑,“学生也无异议。”</p>
其余考生也表示没意见,愿意重考。</p>
唐时锦注意到,只有一人,虽然跟大家一起低头,看似答应,但其实他没张嘴,瞧着似乎有些忧虑。</p>
考生就坐。</p>
内侍监点燃一炷香。</p>
然后高喝一声,“考生答题!”</p>
随即,殿上安静下来。</p>
所有人都默不出声,不影响考生答卷,免得考生分心。</p>
一炷香燃尽后。</p>
考生停笔。</p>
内侍监将文卷收起来。</p>
“回去听信吧。”萧宴摆手。</p>
与内阁大臣一起看过考卷之后,萧宴呵笑,“这个,倒是很有意思。”</p>
文相等人,还在赞赏杜君修以及唐文的问卷。</p>
不妨听见君上说有意思。</p>
“君上,可是蔡谨城的文卷,这次写的答卷想必不输上次,可否给老臣瞧瞧。”文相迫不及待道。</p>
萧宴没阻拦,内侍监便将二次答卷交到了文相手里。</p>
文相满怀期待。</p>
结果越看越不对劲。</p>
“这怎么与上次答卷一字不差?”文相蹙眉。</p>
按理说,即便是重考,也不会写两份完全相同的答卷出来。</p>
唐文与杜君修的文章,便是与首考不同的。</p>
且,君上两次出的殿试考题都不一样。</p>
上次考题乃治国之策。</p>
这次的考题是治军之策。</p>
治国治军,一字之差,其中却有大差别,怎么着,都不会写成一模一样的</p>
答卷啊。</p>
蔡谨城此番写的,倒像是默背下来的。</p>
文相好像突然明白,君上为何会突然提议重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