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盛见大家没有更多想法,才做总结性发言,“四哥说,将元氏犁中能用木部件的全部换成木部件,降低成本,是非常好的想法。我们尽快实验,做出最好的方案。”</p>
“另外,我觉得二哥和五哥的想法也很好,我们可以开一个巨大的铁艺作坊,将所有的铁质部件分开生产,将木制部件外包,最后再统一组装。”</p>
“当我们拥有一定库存之后,再在市场上售卖。所以,我们也可以收几个价格合适的打铁铺,方便我们将元氏犁快速投入市场。”</p>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想法,我和涞源县县令文东昊相熟,据我观察,他是个讲信义的好官,我准备把元氏犁的图纸给他,与他结个善缘,也许这张图纸能为他的升迁助力。”</p>
“至于元氏犁的定价,我建议按照其他犁的利润率定价,毕竟顾客都是普通百姓,我们赚该赚的钱即可。”</p>
如果顾客非富即贵,元盛设置的利润率绝不仅仅是这些,价格不够高,对不起那些顾客的逼格。</p>
所有元家人听完元盛的话,一个个都心潮澎湃了。</p>
元氏犁,居然能为他们带来这么多收获!不但可以赚取金钱,还能获得县令的一个人情。</p>
元盛见大家消化差不多,继续说:“另外,我想强调一点,在做铁艺作坊的时,我建议做到彻底细化分工,比如擅长选料的,可以主要负责选料,烧料的,锻打的,定性的,淬火的,打磨开封的等等。当然,我对打铁这块不熟,如何做出最佳的细化分工,还得五哥研究。”</p>
细化分工是当代工厂高效率的基础,很普通的知识,但对于袁弘让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大家从未这样想过。</p>
因为他们每个学徒,整个打铁的流程都要会,比如有顾客要一个铁锅,这个铁锅从头到尾都是出自一人之手。所以,他们要想学出师,至少需要三年时间。</p>
但如果按照元宝的方法,工人们经过个把月的培训,就能上岗干活,用工的成本会大大降低。</p>
元弘良等人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元宝说的方法,不仅可以用在铁艺作坊上,几乎能用在所有作坊上,这样不但能提高产量,还能降低成本。</p>
元弘良敬佩地说:“宝儿,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得!你怎么能这么聪明,有这么多惊世骇俗的想法!”</p>
元盛挠了挠头,如实说:“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p>
大家只觉得元盛在谦虚。</p>
元永安和元来寿不明白,听了元弘让的解释总算明白了。</p>
元永安满头白发,满脸皱纹,一双眼睛亮晶晶。</p>
元来寿头发花白,脸上也有些皱纹,脸膛黑红,一双眼睛亮晶晶。</p>
两人就这样双眼亮晶晶,一脸崇拜地看着元盛。</p>
哎呦!太优秀了,真是哪哪都好。</p>
元来福的嘴角早翘上天了!他儿子!就是牛啊!</p>
他儿子就是天上的月亮,如此厉害,如此牛逼!</p>
元盛从身上拿出五百两银票,递给爷爷元永安,“办铁艺作坊,收购铁匠铺都需要钱,我身上目前只带了这么多,等过两天回去,我再拿两千五百两过来。”</p>
这钱相当于拿的是元盛的私房钱,先入在公中,等后续盈利之后,自然是要还的。</p>
元氏家族想做大,账目自然不能乱。</p>
当然,元盛作为当家人,是唯一可以大额调动公中银钱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