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接过药包,低声说:“暗卫在倭国的人手有限,做这事可能会泄露。”</p>
铁铉摇摇头:“自己人知道没事,药做好后,混进食物里。下次给倭寇村子发物资时,顺便投放。”</p>
秘密护卫看着铁铉,低声说:“铁大人对此毫不知情,都是我们暗中所做。”</p>
铁铉微微摆手,嘴角微扬,示意无碍,挥手让他离开。</p>
守卫离开后,铁铉的目光深邃,望着远方的大海。</p>
装满白银和对大明憧憬的倭国人,已经随着船只在海平线上消失。</p>
关于彻底消除倭国隐患的策略,他还在思考从何处着手,未料到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p>
然而今天,李景隆正好给了他这么一个东西。</p>
虽然这并非正道,但是通过对众多倭国人的深入了解,铁铉终于领悟了太孙当初交待给他的那番话。</p>
要消灭倭国,非李景隆莫属。</p>
……</p>
“今年各地的举人已经开始前往应天了。”</p>
应天府西安门城楼上,解缙看着远处南城聚宝门不断有青衫身影进城,对旁边的朱允熥说。</p>
朱允熥瞥了一眼聚宝门,然后看向秦淮河畔。</p>
“现在只有直隶及其周边的举人进京,应天要热闹一阵子了。”</p>
解缙环顾四周,悄悄上前,“刘三吾担任本次会试的主考官,已经有很多举人想拜访他。”</p>
每次科举,这种情况都会出现。</p>
自从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建立以来,这已成为了传统。</p>
唐朝时,向权贵和考官呈递文章,有很大机会被看中,一步登天。</p>
如今,这只是一个混个脸熟的机会。</p>
朱允熥轻笑道:“刘三吾估计没见一人。”</p>
解缙颔首,“确实,连他家乡的考生都没见。”</p>
朱允熥扫视着城池,突然发现他并不清楚刘三吾的住处。</p>
“刘大人近日在忙什么?”</p>
解缙回答说:“他经常去翰林院,好像在准备科考的题目。”</p>
朱允熥轻轻颔首,话题一转:“第一期的文报好了没?”</p>
书局已经建好,印刷设备也已就位。自从决定从国子监邀稿以来,各种琐碎的事情和乡间传闻成了主要内容。</p>
而核心的心学论述,则由解缙亲自撰写。</p>
为达到一鸣惊人的目的,解缙这些天费尽心思,头发都掉了不少。</p>
一听到朱允熥提到此事,解缙立刻从怀里拿出一卷厚厚的文报。</p>
这文报竟然有七八页之多。</p>
朱允熥接过文报,首先看到了头版头条。</p>
那几个占据半张纸的大字:知行合一。</p>
这是知行合一理念首次亮相,朱允熥还没细读内容,就知道解缙必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引经据典,论述深入。</p>
这些内容并非重点,真正引人注目的是文报发布后,儒学界的震动和朝廷的反应。</p>
这一切,他早已预料到了。</p>
他直接翻到后面的连载故事部分。</p>
原本计划自己写的小说,因为事务繁忙未能完成,最后花重金请人写了一个关于豪门权贵家族如何衰落的故事。</p>
风格类似石头记,但又独具特色。</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