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结果也确实如他们所设想的这样进行着。</p>
在刘伯温从嬴政第五次东巡开始出现在人眼前,那时候嬴政对刘伯温更多的还是有考究的意味在里面。</p>
但后面发现刘伯温是真的有着经世之才后,很多事情与有疑惑就会询问刘伯温的意见。</p>
而刘伯温也不负嬴政所望,甚至往往刘伯温所提出的建议,真正施行下去后,得到的结果还会出人意料的好!</p>
所以随着时间流逝,刘伯温通过一次次的解决嬴政的问题,积累下来的信任,使得只要是刘伯温的提议,或者想要做的事情,他都会大手一挥的接纳同意下来。</p>
就这样,潜移默化之下,经过刘伯温的一年多时间的操作下来,其他地方不敢保证,但是就关中地区,情况已经是大为改观!</p>
从最为紧要的律法,还有人口、教育,甚至是工业产值等等!</p>
只要按照现在的模式与继续缓缓改变下去,迟早会两变达到质变!</p>
因此在赵宸看来,律法的问题能不提及就不要提出来,不然提出来了肯定要去解决。</p>
可解决问题总会触碰一些人的利益的吧?</p>
所有底层百姓,都因大秦律法严苛而不堪负重,那么百姓负重的同时,肯定也有为之受益的人!</p>
而那些人只会是可以把律法当做工具一样,随意使用的权贵阶层!</p>
并且还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也不是一些人或者某个派系!</p>
律法的改变会是触碰所有权贵阶层人物的利益的!哪怕是赵宸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如果想要快刀斩乱麻似的重著大秦法律,要如何去面对来自整个权贵阶层的阻力跟反抗。</p>
在这个所有人都在苦苦求存的年代,他更不可能指望人们追求一致,甚至甘愿放弃自己的利益。</p>
连普通百姓都不能做到,更何况是嗜自身利益为圭臬的权贵阶层呢?</p>
索性这样悄无声息的进行下去也好!</p>
加上现在大秦的上层人士,都把目光汇集到了南亚的孔雀王国身上,赵宸只能说是最好他们在大秦内部,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p>
相信等权贵阶层回过头来,哪怕是现实与他们自身利益有着强烈的冲突,他们也会因为大秦律法木已成舟,已经不是人力、反对能改变的了。</p>
就算是他们在海外获得了大量财富,可大秦内部,他们的根基所在。</p>
会突然发现,原本食不果腹,任人奴役的百姓们都能穿上新衣,不仅能吃饱,甚至还能吃好的时候!</p>
一定会很有意思的吧?</p>
赵宸一时间想了很多,但是时间不过才眨眼。</p>
不自觉的,嘴角隐晦的微微上浮,赵宸看向嬴政。</p>
“无他,唯交通闭塞也!”</p>
交通闭塞?</p>
很有道理,但又觉得与现实不符,所有人都发自心底的感受到了怪异。</p>
不是因为律法吗?</p>
连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公然的叫嚣大秦律法有问题,而六国遗民也正是因为受不了大秦的法度而纷纷掀杆而起。</p>
甚至有人还预言,如果大秦再这样继续任用发家理念治国下去,天下迟早会又一次的进入动乱当中!</p>
也许你嬴政在世时无人敢,那就等你不在了再说!</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