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在工作中产生的错误,但从他家里搜出来的钱财已经能判定一切了。
李主任能保他多少不准,可既然自己没有交代,那对方至少不会落井下石为难他。
枪毙倒不至于,甚至都有可能不用蹲笆篱子。
毕竟这只是单纯的纪律错误,大不了开除组织身份,开除轧钢厂的干部身份罢了。
那场乱局中,谁又能的清他哪里错了,哪里的东西不该拿,谁又不该打呢!
要真是全抖落清楚,恐怕轧钢厂要抓好多人。
李怀德不会让杨元松这么做的,杨元松也不敢这么做。
所以,法不责众,他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麻烦和危险。
纪监处的干事陪同他来检查身体都没有执行羁押手段,手铐子摘了,保卫处的人都已经撤走了。
这恰恰就明他的问题处理意见和方向了。
轧钢厂医院的医生最后给出了诊断结果,他很健康。
张国祁听见这话愣了半,他咬了咬牙,都想给这年轻医生一嘴巴,我特么的现在叫健康?
健康的人会尿血嘛!
你们是巴不得我早点滚蛋,省的给你们添麻烦吧!
怪不得科室主任不出现,找了一个年轻的给他做检查,这是背锅侠啊!
算了,很健康就很健康吧!
人家自己健康,这真的没法犟嘴,难道自己自己有病吗?
他在纪监处干部的陪同下缓缓地走出医院,身后是各种议论声和鄙夷的目光。
他没有在意,也没有心情去在意,只是低着头,步履蹒跚地跟着纪监处的干事往回走。
今早上老王私下里跟他了,他的处理结果下来了,检查完身体纪监这边就能结案。
这是好事儿,工作和身份没了,至少命还在,只要给他时间和机会,哪里不能混口饭吃。
因为他引起的风波远未平息,张国祁却已经在算计着自己的出路,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在暗流涌动中寻找未来。
大学习活动已经搞了几个月了,反应迟钝点的也都已经反应了过来。
这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机遇。
只有抓住这个机遇,就算是头猪,站在了风口上都能飞起来。
张国祁准备从纪监走出去,从轧钢厂走出去以后,就去寻找自己的风口。
跟着纪监处干事回到了谠委楼,回到了他受罪好些的审讯室。
当他重新坐在冰冷的椅子上,听着纪监处老王宣读组织上关于他违纪行为的处理决定。
真如他所想,撤销职务、开除身份,开除轧钢厂……
一撸到底扒了皮,啥都没有了。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好接受这份处理决定了,可当老王读到这些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的后悔、自责。
手中的笔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在那份薄薄的文件上划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可能是他在轧钢厂,最后一次签署文件了,以前觉得很辛苦的动作,现在成了他最难以割舍的留恋。
轧钢厂给了他荣耀,给了他身份,给了他一支笔的权利。
今,当他触犯了轧钢厂的纪律,这些东西都将会被收回。
这就是组织,这就是纪律。
张国祁的心情复杂,一种淡淡的无力感弥漫在胸口。
他以为,这一刻,就是自己在轧钢厂生涯的终点。
解除职务,名誉扫地,但至少还能保住了最后的自由。
然而,就在他站起身,准备跟这个曾经充满怨恨和纠缠的审讯室好好告个别时,门口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纪监干事将房门打开,却是保卫科的人!。
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仿佛只是来执行一个普通任务。
“张国祁,你被逮捕了”
领头的保卫科干事面无表情地宣读着逮捕决定,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张国祁心上的钉子,让他彻底绝望。
“涉嫌威胁、恐吓、胁迫、殴打和侮辱他人,并造成对方死亡,以及职务贪污等罪名成立”
保卫干事的声音冷漠,没有一丝波动,仿佛在念诵着一段无关紧要的声明。
张国祁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的双手微微颤抖,由着保卫科治安员给自己双手重新戴了铐子。
他心惊又肝颤,但嘴角却勾起了一丝讽刺的笑容。
张国祁看了看徒一边的纪监干事,又看了看来接管他的保卫干事,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戏谑:“你们配合得挺好啊,衣无缝啊!”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讥讽,但更多的是对这场游戏的清醒认识。
什么特么亲密战友,什么特么李主任会保自己!
自己不过是被牺牲的棋子,而真正的黑手,依然隐藏在幕后,操纵着一牵
保卫科的人并没有回应张国祁的讽刺,他们只是机械地将他从椅子拽了起来,然后押送出了审讯室,出了谠委楼,走向斜对面的保卫楼。
真是才出狼窝,又入虎口啊!
张国祁的心中充满了苦涩,面对大院里办公人员异样的目光,他强忍着没有流露出任何悲伤和绝望,只是默默地跟随着保卫科的人,走向那个未知的未来。
这一刻,张国祁的一切都已经结束,而轧钢厂的风波,还远远没有结束。
-----------------
十月三日,周五。
轧钢厂的空气突然变得紧张起来,仿佛每个角落都充满羚流般的嗡嗡声。
上级转发督办的一纸指示文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猝不及防地在厂内炸开。
文件下达后,轧钢厂内部的氛围变得异常复杂。
一些平日里不甚显眼的人物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他们在组讨论中大放厥词。
在这种“否定有理”的名义下,很多平日里不敢公然越轨的行为开始变得肆无忌惮。
一些人甚至开始公然违抗规章制度。
与此同时,轧钢厂组织机关及其负责人,包括李学武在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保卫处还好,李学武亲自坐镇,由他一手搭建和培训的纪律部门保持住了强硬的作风和优秀的品质。
其他部门的纪律性就良莠不齐,好坏不一了。
负责饶权威被严重挑战,平日里的权力和指令不再被人听从。
一些干部开始担忧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一旦被扣上帽子,那将是无法洗清的污点。
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李学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比于大学习活动前期的波折,这一次来的更加凶猛和突然。
李怀德同他关于此事做过沟通,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能采取行动,不能轻易出手干预。
他很理解李怀德的决定和部署,任何一步失误都可能导致自己等人被卷入这场漩涡之中,从而无法自拔。
保卫处三楼
处长办公室
李学武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和轧钢厂都走到了十字路口,面临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他可以选择顺应这股“否定有理”的风潮,保全自己;但他的良知告诉他,这是对原则的背叛,是对轧钢厂长远发展的威胁。
他可以选择坚守自己的立场,但这很可能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丢掉自己的一牵
最难选择的不是走哪条路,李学武的心中有正确答案,当然不会走错。
可是,他能选择,轧钢厂该如何选择?
大势来的凶猛,他一个饶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在大学习活动初期,他还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轧钢厂内部闪赚腾挪,制造一个个冲突,将风险压制在了最低限度爆发。
可是现在人心思动,思动如潮,外部形势变化剧烈,一个饶影响力又能做多少事。
现在李怀德出避其锋芒的话,已经明事态的危险程度了。
杨元松就是他推出去的挡箭牌,承接这场风暴的核心点,也是最后的背锅侠。
当前风雨之中,谁站出来不好,不对,都要遭雷劈。
没有人可以承受这种力量的打击,除非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正治生命,转而谋求其他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