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情况下,只凭十万战力参差不齐的乌桓军队和曹军三万精锐开战。</p>
胜算,确实不高!</p>
但身旁这群万夫长的鼓动,令踏顿头痛欲裂。</p>
乌桓、鲜卑、南匈奴,三家的制度大差不差,都是单于下设万夫长。</p>
鲜卑和南匈奴比乌桓多了左右两贤王,万夫长的权力可能稍小一些。</p>
但在乌桓这边,踏顿不得不倾听麾下万夫长们的意见。</p>
所有万夫长都申请要战时,踏顿只能选择战!</p>
否则,轻则损失威望,重则丢失乌桓王的位置。</p>
思来想去,踏顿想到了一个折中计策。</p>
他对几名万夫长吩咐道:</p>
“诸位,本王和你们一样,都以自己是乌桓人而骄傲!”</p>
“但汉人有句话说得好。”</p>
“兵者,诡道也。”</p>
“若是打仗不动脑子,那几乎和莽夫无异。”</p>
几名万夫长抠了抠头发,静静期待踏顿接下来的言论。</p>
踏顿老脸一红,佯装镇定:</p>
“所以,为了减少我乌桓勇士的牺牲,本王决定暂时撤退!”</p>
就在众人瞪大双眼,想要劝阻踏顿时,踏顿连忙补上一句:</p>
“诸位莫忧,撤退并非真撤退,而是为了引诱曹军上当!”</p>
“列柳城附近地势平坦,在此与曹军交战,对我方而言并无优势。”</p>
“可若是能退往白狼山,情况则完全不一样。”</p>
“白狼山那是何处?是我乌桓的圣地!”</p>
“在圣地作战,乌桓先祖怎能不保佑我等?”</p>
“再加上我等熟悉白狼山的地形,定能把曹军绕的团团转!”</p>
“如此一来,优势和战争主动权,都将掌握于我军之手!”</p>
“大王威武!!!”</p>
几名万夫长面色涨红,大声欢呼着踏顿的“妙计”。</p>
踏顿悄悄转过身去,为自己捏了一把汗。</p>
幸好自己脑子转的快,想到了这样的计策。</p>
否则,这一次还真不好糊弄。</p>
是的,踏顿的本意,只是想用“在白狼山作战”的借口,一步步撤回乌桓王庭。</p>
这一波,算是袁尚把踏顿给坑了。</p>
计划来的没有变化快。</p>
原先踏顿是真打算支援袁尚,帮助袁尚击退曹军。</p>
可现在,袁尚势力都已经不在了。</p>
对踏顿而言,继续打下去,再无意义。</p>
保留实力,方为上策。</p>
就这样,踏顿和麾下十万军队,匆匆赶至列柳城,却又匆匆退去。</p>
……</p>
数日后</p>
曹操率领麾下三万骑兵抵达列柳城。</p>
路途遥远,再加上乌桓多是骑兵,曹营步兵部队起不上什么用处,曹操索性只带了三万骑兵。</p>
原先历史上亦是如此。</p>
白狼山之战,参与的只有双方骑兵部队。</p>
这也是为何曹营明明兵力众多,却显得“人少而寡”的原因。</p>
除了三万骑兵以外。</p>
苏羽、郭嘉、荀攸、贾诩,以及大部分曹营武将,都参与了这场乌桓征伐。</p>
得知踏顿数日前抵达列柳城,却又已经撤走的消息,曹操忍不住笑了出来。</p>
“来而去返,踏顿此獠也是怕了。”</p>
“但接下来,该是我曹孟德做出抉择之时。”</p>
“诸位,且说一说,是否继续追击踏顿,一战而定乌桓?”</p>
……</p>
(/76910/76910774/13475991.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