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是你已经击败黄祖,攻占了江夏?”</p>
鲁肃“诧异”的看了周瑜一眼。</p>
周瑜连忙摆手道:</p>
“我军奋战多日,虽然攻克了江夏边境的夏口城,但黄祖那厮得到了襄阳方面刘表的援助,和我军陷入了拉锯。”</p>
说到这儿,其实周瑜挺憋屈的。</p>
原先,黄祖麾下的江夏水军在襄阳城下遭受曹军重创,死伤惨重,几乎宣告团灭!</p>
但就在孙策和周瑜打算趁机进攻江夏的时候。</p>
孙策,死了!</p>
只剩周瑜一个人,自然要帮助孙权稳定江东局势,不能随意出征。</p>
好不容易等江东局势稳定下来,周瑜可以放开手脚大战一场的时候,黄祖那边又恢复了一些元气。</p>
同时,刘表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江夏的重要性。</p>
哪怕苦一苦荆州的其他地方,江夏也一定要守住!</p>
黄祖要啥,刘表给啥,各项资源支援的相当快。</p>
这就导致,哪怕周瑜统率能力很强。</p>
遇到黄祖这样的坚守,也只能打破边境夏口城,始终拿江夏主城无可奈何。</p>
陷入拉锯战,基本意味着江东的这次出兵,已经不可能再拿下江夏。</p>
前线局势稳定,听闻孙翊身死的消息,周瑜这才匆匆赶回江东,让蒋钦、韩当等将领在前线代替他稍守一阵。</p>
听完周瑜的解释,鲁肃点了点头,意有所指的说道:</p>
“公瑾,你不在柴桑的这些日子,鲁某倒是听到一些风言风语。”</p>
“听说是孙贲在狱中数次辱骂主公和三公子。”</p>
“但他无法直接对主公动手,这才把主意打到三公子头上。”</p>
鲁肃的人品,周瑜是信任的。</p>
听到鲁肃这么说,周瑜内心也逐渐更倾向于是孙贲暗中派遣属下杀了孙翊。</p>
毕竟。</p>
孙贲在鄱阳也待了快两年时间,些许心腹,还是能培养出的。</p>
他被下狱也只是被软禁起来,而非被杀。</p>
若是让他寻找到机会接触外界,动手的概率,还是相当大的。</p>
当然。</p>
周瑜也没那么想当然。</p>
相信这样的说辞,核心原因,还是他内心深处不愿相信孙权会杀害孙翊。</p>
一母同胞的亲生兄弟,再怎么有矛盾,也不至于直接就痛下杀手吧?</p>
况且,孙翊已经向孙权臣服,江东之主这个位置也是孙权的了。</p>
都这样了,孙权还要动手吗?</p>
幸好苏羽不知道周瑜此刻心中的想法。</p>
不然非得笑骂一句:</p>
“公瑾啊公瑾,你能文能武,但你怎么就是看不透孙权呢?”</p>
“这人的肚量,也就米粒大小。”</p>
“看似抽象的事儿,孙权就是能做出来!”</p>
……</p>
告别孙权和鲁肃,周瑜继续回往前线。</p>
孙权向鲁肃感谢道:</p>
“子敬,幸亏有你及时为我解围。”</p>
鲁肃叹道:</p>
“主公,公瑾他是个厚道人,而且我江东需要他。”</p>
“您杀了三公子的事儿,属下会替您保密。”</p>
“但请您,莫要对公瑾动手。”</p>
孙权满脸郑重的说道:</p>
“子敬,你想哪儿去了?”</p>
“我一直把公瑾当成兄长看待,怎么可能会对兄长动手呢?”</p>
“我孙仲谋对天发誓,若是有朝一日我对公瑾动手,我孙仲谋的儿子必定不得好死!”</p>
……</p>
PS:没有黑鲁肃的意思。首先,他不是演义里的老好人。</p>
再者,他又不认识孙翊,他的主公从始至终都是孙权。甚至连孙策都不算是他的主公,自然更没必要去关注孙翊的死活。</p>
就像曹操和苏羽暗中合谋要干掉谁似的,这很正常。</p>
(/76910/76910774/16029809.html)</p>
。</p>